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费梅苹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个人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

    暂无内容
  • 司法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与反思——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同伴教育服务项目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03月
    本文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同伴教育服务项目为例,旨在通过对司法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过程的分析,阐述实务研究通过挖掘和扩展服务内涵、彰显内隐知识、创造新的知识体系等实现了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成长。本文指出处理好实务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实务与制度环境的关系、高校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关系,建立起由高校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共同使命追求下的陪伴和同行,开展有计划的实务研究,是目前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萌发和起步阶段。从服务形式看,政府主导型服务和社团独立型服务并存;服务内容已基本上包含预防性、补救性、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全部内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已经得到运用,并呈现不同方法和策略在服务过程中相互渗透和促进的特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尚显不足,专业化建设仍然是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议题。未来几年,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将围绕着专业化、职业化的主题展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与社团关系的科学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专业化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词:
  • 社会工作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兼论哈贝马斯共识真理论对案例教学的启示
    出版时间: 2020年03月
    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的案例教学为例,旨在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实践的研究,阐述社会工作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四个重要因素:案例情境、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整合内化。借鉴哈贝马斯的共识真理论,本文认为共识是社会工作案例教学法的内在逻辑,共识是在师生的共同建构、平等关系和开放对话中形成的,并由此形成案例教学法特有的知识观、师生观和教学观。沟通理性是实现社会工作案例教学共识达成的重要路径。社会工作实践逻辑融合于社会工作案例教学法中,能够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
  • 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出版时间: 2006年08月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首先是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其次是政府角色,然后是政府角色的特征分析,最后是政府角色研究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以上海、杭州17位餐饮行业从业者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17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观察法,分析他们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适应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发动-憧憬阶段、受挫-低落阶段、顺应-孤立阶段。他们的城市社会适应轨迹是一个适应积极性、适应状态曲折的过程。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顺利生存的目的,他们不得不再三选择隐忍、压抑自己。基此,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具体服务层面,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深入开展。
    关键词:
  • 文化分类与制度区隔:社会边缘群体污名形成的双重逻辑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文化和制度是理解群体污名的两个重要因素,但两者作用于污名形成的内在逻辑尚未得到系统阐释。根据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与“制度体系”的划分,对戒毒康复人员在两类交往情境中的污名体验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世界中社会大众基于选择性的文化叙事强化了关于该群体“不良行为特征”的标签与分类,形塑了道德污名;公共生活世界中制度执行者立足风险管控的治理叙事合理化了针对该群体的“违法者”身份及其区隔,建构了风险污名。这一双重逻辑的揭示为更加系统地看待社会边缘群体污名的类型划分及其形成机制和应对策略提供了新的启发。
    关键词:
  • 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关键词:
  • 知识生产过程的实践研究——基于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模式的探索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本文进一步认为,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中,坚持“反身性”,是知识生产的动力之源;彰显“厚实性”,是知识生产的重要追求;开展协同式研究,是知识生产的关键策略。在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政府-社会组织-专业力量-资源系统-服务对象的交织互动形成了促进服务对象个体及社会环境改变的共同体,通过协同式实践研究的开展演化成知识生产的共同体,共同生产出符合“具体性”、“过程性”和“关系性”等特征的社会工作知识,可对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发挥更广泛意义上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