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崔岩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

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有论文《我国公民环境组织参与的动机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公众城市性研究》等。

  • 中国社会质量研究
    崔岩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了对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讨论。本书在介绍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我国存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对公众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对社会的评价和满意水平不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书还通过实证数据,对当前我国的社会质量进行了指标化评价,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四个层面讨论了我国社会质量的整体水平。
  • 城市化与民生建设总体状况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年度,中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城镇居民的人口规模超过农村人口。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市场化和城镇化带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流动的社会、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多元化的要求,给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为了解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状况和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11年开展了第三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
    关键词:
  • 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入和社会认同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社会融入在个体层面体现为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宏观层面体现为社会各个群体的融合程度。 因此真正意义的社会融入必然是建立在外来人口对迁入地高度的心理认同之上的。 如果仅仅在迁入地就业、 生活,但是在心理上与当地居民有很大距离, 对迁入地的非功利性价值 (如本地文化和价值观) 缺乏认同, 则不能说明外来人口实现了充分的社会融入,其在现居住地的社会活动也仅仅是对经济利益追求的表现。
    关键词:
  • 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人的现代性的养成, 即城市性的养成, 意味着以城市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分配方式和生产方式对人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它可以衡量人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程度。
    关键词:
  •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保障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社会公众中基本形成了积极、正向的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包容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当前社会的公平公正程度表示高度认同,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导致的社会歧视藩篱正逐渐消除。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满意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关键词:
  • 2019年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1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各个方面的改革成效普遍表示认同。同时,人民群众对就业质量给予了较高的满意水平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公众中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当前社会包容水平不断上升,社会发展更加注重普惠性和社会公平。人民群众对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的参与渠道、参与水平和参与效能感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关键词:
  • 走向更加绿色美丽的社会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本文介绍了如何走向更加绿色美丽的社会。
    关键词: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是,要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不仅应当在客观收入上构建橄榄型社会,更应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身份上对中产阶层身份的认同。只有在主观和客观上达到一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
    关键词: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社会政治参与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是否能够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改进社会公众制度内社会政治参与渠道,消除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各种利益协商机制和平台,发挥社会组织制度性参与的渠道作用,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治理一直是强政府、弱社会,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治能力较弱,公众的社会政治参与制度化保障也不完善,这使得我国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参与能动不足,个体的效能感不高。本章将重点讨论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社会政治参与情况和公众的参与效能感。
    关键词:
  • 当前中国社会质量状况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对当前我国社会质量状况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总体来说,我国社会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公众的社会经济保障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公众认为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太低,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同时,社会信任水平较低、价值信仰匮乏等成为阻碍社会凝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包容层面,当前社会存在着一定的社会歧视。数据还表明,公众不公平感在财富及收入分配、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领域最为显著。另外,当前我国的社会赋权水平较低,公众缺乏政治效能感,社会参与、政治参与水平较低。
    关键词:
  • 中国新业态与新就业青年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
    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催生出灵活多样的新就业形态,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报告通过对全国18~45岁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该群体的发展状况与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总体来说,新业态青年多为就近就业,工作动机多为兴趣爱好与入行要求简单,其工作满意度略高于青年整体,并对未来的社会流动和职业前景持积极态度。另外,新业态青年普遍反映工作时间长、就业不稳定,面临着职业歧视和福利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本报告建议采取创新完善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等措施,从而切实保障新业态群体的劳动权益、完善其社会保障和促进其社会融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