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侯建华
机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个人简介: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问题、社会政策、人口城镇化与社会政策

  • 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20)
    康振海 主编 ; 王文录 执行主编 ; 侯建华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20)》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组织院内外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是河北社会发展的年度报告。本报告系统概括了2019年河北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主要成绩,剖析了河北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展望了2020年河北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报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及河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对河北的民生建设、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治理等重大社会发展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全书由总报告和热点篇、社会治理篇、民生调查篇四个板块组成,包括1篇总报告和16篇专题报告。总报告认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2019年,河北在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基层社会治理、民生工程等重要领域持续发力,社会运行平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河北社会形势将保持平稳良好的运行状态,社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引擎,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建设平安河北、美丽河北奠定坚实的社会发展基础。热点篇由6篇报告组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19年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生态环境治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民生发展等领域的形势、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社会治理篇由5篇报告组成,分别对改革创新、重大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乡风文明建设、贫困村庄社会治理、水环境治理等不同方面的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剖析。民生调查篇由5篇报告组成,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对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养老服务、人居环境、医疗卫生及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进行了专题分析。
  • 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
    康振海 主编 ; 王文录 执行主编 ; 侯建华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本年度社会发展报告主要针对脱贫攻坚、生态污染防治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攻坚战和国家战略,运用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坝上地区生态修复、生态补偿和绿色发展、太行山乡村建设中的村庄迁并与新型社区建设以及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等问题,通过系列智库研究报告,为河北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年度报告针对2018年主要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提出了三大重要观点:一是河北省生态支撑区建设需要形成绿色发展高地,通过高地引领推进生态支撑区建设;二是山区脱贫需要人口迁移和村庄迁并,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两个维度上的重大创新,从人和居住层面解决乡村振兴的基础问题。
  • 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24)
    吕新斌 主编 ; 樊雅丽 执行主编 ; 郑萍 侯建华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5月
    本书是河北省社会发展的年度报告,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编撰的河北蓝皮书社会卷,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组织院内专家、高校学者及相关部门研究人员撰写。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河北省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客观、全面地反映了2023年河北省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梳理和分析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河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扎实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同时,社会发展也面临就业压力不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快速加深、重点领域风险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2024年,河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更为有力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民生建设,逐步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深入协作,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本书由四大板块构成,包括1篇总报告和20篇专题报告,对2023年河北省社会发展总体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对人口、民生、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板块为总报告,分析了2023年河北省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二板块为综合发展篇,由6篇研究报告组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河北省人口、民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等领域的总体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板块为京津冀协同篇,由5篇研究报告组成,从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就业一体化、养老服务协同策略、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四板块为民生调查篇,由9篇调查报告组成,立足翔实的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运行状况、乡村医疗资源配置及服务能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青年阅读、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现状及乡村振兴等有关问题。
  • 2018~2019年河北省社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2018年河北整体社会发展形势平稳,民生支出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取得新突破,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热点问题,如脱贫攻坚、污染治理、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均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加强社会事业提标突破,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建设生态高地,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打造“四大文化带”,推动社会发展高质量运行。
  • 2019~2020年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河北进入老龄社会已经20年,其间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且即将面临“60后”退休养老高峰,经济社会发展压力不断增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国家和地方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必要深化对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的认识,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强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支撑;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高老年人经济社会参与度;营造养老孝老敬老氛围,构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环境。
  • 2019~2020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对于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布局和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继续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轮驱动,提高城市发展能级,优化城镇体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太行山传统村落保护和更新的基本思路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太行山区是河北省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聚集了全省大部分传统村落,由南到北在河北省西部形成了一条传统村落带。但由于太行山区自然、经济条件限制,很多传统村落深陷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之中,面临衰败、空心化、自建性破坏及过度开发等问题,太行山传统村落亟须加大保护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更新,以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 河北省重大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本文回顾了2019年全省社会领域呈现的六类重点社会风险,特别是健康生活、安全生产、社会公平三大领域存在的风险点及河北省采取的积极措施,梳理2019年度全省社会风险呈现的新特征——共生性、公开性、多元性、延展性、可控性等,并指出2020年应继续抓好几项重点工作:提高全省重大社会风险的防控意识;明确全省重大社会风险的具体防控方法;继续推进政务微平台建设,牢牢把握风险事件中的舆情主动权和主导权;全面改进干部队伍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方法,从实践层面给出解决风险的具体办法。最后,对全省2020年重大社会风险防控与治理工作提出几点注意事项:落实好中央政策在河北省的落地,着力提高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杜绝群体事件或重大风险重复出现。
  • 妇女与环境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妇女与环境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与国际国内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密切相关。1995年以来,联合国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伴随多国合作在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的逐步扩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角色与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对妇女的负面影响方面、在发挥妇女在地区环境保护决策和行动中的作用方面,通过制定法律或制度建设方式,为妇女与环境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鲜活、宝贵的经验。中国政府在履行各项承诺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并通过政府部门和全国妇联等部门,推进、引导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但是,与其他领域相比,妇女在环境领域的相关工作中还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妇女与环境相关的政策法律,与国家整体推进生态文明的战略以及发挥妇女的实际作用还存在很大差距。本章将对1995年以来妇女与环境领域的发展以及政策支持情况进行梳理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妇女与环境相关法律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