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高春兰
机构:吉林省长春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吉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吉林大学哲学硕士,韩国釜山大学社会福利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比较、老年福利。研究课题包括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成果发表于《人口与经济》、《学习与实践》、《社会保障研究》等学术刊物。

  •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高春兰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本书以日本和韩国作为比较对象,从社会政策形成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及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出发,分析这些要素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间的因果关系,考察日本和韩国在相应的政策环境下制定的具体政策内容。在此基础上,用相同的政策环境变量考察中国实际,分析各种变量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与日韩两国的差异,探讨中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构建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议题。
  • 韩国卢武铉政府的社会政策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面对韩国所面临的社会政策困境,从2003年5月开始执政的参与政府(指卢武铉政府,以下同,译者注),承担着改革和发展 社会政策的历史使命,特别是要对社会政策进行系统规划和确立目标,同时要克服1997年以来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树立并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日韩的比较研究》导论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为应对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而形成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的。二战后,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波及后发国家,使发展中国家也不断探索社会保障理论,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关键词:
  • 老年长期护理的内涵、类型与制度模式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性趋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也随之增多,老年长期护理问题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政策议题。老年长期护理有别于利用医疗诊断和药物处方进行治疗的医疗服务,当然与洗衣做饭和照顾身体的单纯家务服务也有区别。在老年护理服务方面,以家庭照护为主的非正式护理是多数国家福利服务的重要资源,但是随着家庭照护功能的弱化,以家庭照护为主的非正式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因而公共服务的介入成为必然趋势。老年护理服务费用如何筹集,何人以何种方式提供服务,对此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本章着重介绍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含义、护理服务种类以及护理服务制度模式,以便使读者对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制度有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
  • 社会政策比较分析的理论考察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不关心别国的人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的祖国。只有将你所在的国家同其他国家相比较,才有可能体会到本国的独特性、结构以及运作。70493957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没有比较就没有科学思考,亦没有科学研究。比较研究法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章着重介绍社会政策比较的意义和社会政策分析方法并提出本书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 日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内容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日本是世界长寿国,人口老龄化率居世界前列。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90年代进入了老龄社会。老龄化社会引发的护理风险的普遍化、家庭结构变化而导致的家庭护理功能的弱化、以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既有护理服务政策的局限性、“社会性住院”现象引发的老年医疗费用的增加等原因,促使日本实施由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章主要依据伊斯顿的系统理论分析日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的政策环境,利用吉尔伯特和特雷尔的政策分析框架,分析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 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内容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老龄化是世界性趋势,2000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韩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讨老年护理问题。从制度实施背景来看,韩国和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护理风险的普遍化、家庭照护功能的弱化、既有制度的局限性等。韩国充分借鉴了日本的经验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护理保险制度,因而韩国和日本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结构到内容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章像分析日本介护保险一样,依据伊斯顿的系统理论分析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的政策环境,利用吉尔伯特和特雷尔的政策分析框架,分析韩国护理保险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 中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环境和试点内容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多和家庭照护功能的弱化,这是中日韩三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需要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共同因素。中国虽然还没有像日本和韩国那样设立独立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法,但有些地区已经开展了护理保险试点事业。2016年6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计划利用1~2年的时间,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本章主要依据伊斯顿系统理论来分析中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环境,利用吉尔伯特和特雷尔的政策分析框架,分析中国不同城市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主要内容,比较其特点和差异。因各地都在试点之中,而且试点时间并不是很长,因而难以判断各个模式的优劣。在此只是描述各地试点政策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 中日韩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内容比较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在分析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环境因素时,本书设定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等要素,在分析护理保险具体内容时,以吉尔伯特和特雷尔的政策分析框架为依据,分析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适用对象、资金筹集、给付待遇以及管理体系等。中日韩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环境和政策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本章着重分析中日韩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环境的共性和差异。因中国只有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意见,各地都在试点之中,有些试点地区尚未出台试点方案,中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护理保险制度,因而很难在政策内容上对中日韩三国的护理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在此,在比较分析日本和韩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护理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和各地的试点方案,探讨两国经验对中国构建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 中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议题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失能老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劳动力人口的跨地区流动,使得传统的照护功能趋于弱化,因而老年长期护理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险。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一问题,预想通过推进社会化的老年护理服务制度来解决老年护理风险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建立介护保险时,深入研究了德国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韩国设计护理保险时,也详细研究了德国和日本的制度,可见国际经验对设计本国社会福利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学界的研究深入、民意代表的强烈呼声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中国老年失能风险已经从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政策议程。政策议题是指在问题性质的界定和解决方法上不同集团之间意见不一致或产生争议的问题。随着15个城市试点实践的深入,在解决长期护理问题上将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方案。因此,要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必要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和总结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和政治精英之间达成共识,使长期护理保险尽早成为政府的政策议程。本章以未来中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前提,以《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青岛、长春、南通、上海护理保险试点政策为基础,以吉尔伯特和特雷尔的政策分析框架为依据,对我国未来构建的护理保险制度的给付对象、筹资方式、待遇给付以及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梳理构建护理保险制度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提出设计护理保险制度时需要研究和讨论的课题,为各部门之间形成共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结论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性趋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需要照护的失能老年人也随之增多,老年长期护理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政策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