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袁浩
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个人简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暂无内容
  • 欧洲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及转变:从体制建构到社会协同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自“9·11”事件发生以来,公共危机管理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速度之快,给危机发生国家及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同的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也有所不同。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各国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欧洲各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一系列设施,进行危机管理。随着欧盟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逐步重视,欧洲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公共危机管理的流程主要分为预防、筹备、应对、修复四个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的实施平台由国内转向国际合作,关注焦点从危机修复转向危机预防,实施主体从国家政府转向社区组织,保护对象从人扩展到基础设施。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纵向上看,建立了从欧盟到地方的联系;从横向上看,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
  • 中等收入者群体与社会治理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公报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新形势下,必将有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工作中来。其中,中等收入者群体将可能成为社会治理中最不容忽视的力量。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中等收入者群体基本上摆脱了生存的威胁,开始更多关注更高层次上的需求,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物质之外的领域中去。“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就可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实力,否则,便难以抵抗各种经济风险或危机,难以迅速从各种社会、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难以获得持久发展的潜力”(陆学艺,2002)。为了充分发挥中等收入者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中等收入者群体的主要特征和现实困境,正确认识中等收入者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定位,改善和提升中等收入者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条件,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力量。
  • 导论:经验世界里的幸福感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一种对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概括。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牵涉多种因素,既有人的诸多内在心理特点的作用,又有许多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性别、年龄、人格特质、健康、婚姻、收入、国家间的GNP等。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但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本部分主要是从实证主义的视野来研究幸福感的问题,分为三个部分。
  • 主观幸福感的国际经验研究综述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本章是文献部分,主要讲述了当前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视野下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每个学科中,都对当前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梳理。
  • 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1990~2007)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本章具体到了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要采用了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四年的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分析了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维度: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并在了解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基本状况后,分析了两者的影响因素。
  • 2010年上海居民的幸福感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本章具体到了上海市民的主观幸福感,主要运用2010年上海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数据,从经济与社会保障、健康与安全、公共服务与休闲生活、居住与环境、总体满意度五个方面对上海居民的幸福感进行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