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芦恒
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1982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法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兼任吉林大学青年文化书院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发展社会学、地域社会发展。,已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当代亚太》等各类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参加韩国首尔大学、釜山大学、庆北大学等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翻译出版《善德女王》《房地产阶级社会》等韩文著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芦恒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书围绕“当代东亚社会转型如何影响公共性的变迁”,以及“东亚社会和谐发展配之以何种的公共性基础”等基本问题,选择中国社会学者较少关注的“韩国社会转型及其社会后果”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二战后的社会转型背后的公共性变迁逻辑,可作为审视东亚现代化困境及其新选择的重要参考框架,以区别于注重区域经济政治与人文的现有韩国学研究,同时也不同于国内学者习惯将“欧美”与“日本”作为审视中国转型问题的单一样本,将韩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逻辑研究提升为一种把握东亚社会新型发展模式的社会学视角。本研究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都存在内在的密切联系。公共性自身具有的可视性、开放性、整体性、主体性、互动性、平衡性、生活性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内容、范围、内在要求、方向、动力以及新趋势等方面都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本研究从“公共性”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选取韩国和中国等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为研究样本,审视二战后两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公共性危机及其给社会带来的种种结构性问题,认为当代东亚公共性的逻辑应遵循一种从“对抗性公共性”转换为“均衡性公共性”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即强调在“国家—市场—社会”的框架下,诸如民族国家、公民团体、政治团体、工会团体、民众、社会阶层等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二元式的对抗性、矛盾性和对立性关系,应积极倡导运用正反消融、和谐融通的东方智慧,建构一种既保障主体性权益又保持相互之间的对话理解甚至宽恕的关系,这本身也是一种均衡性公共性的实质所在。“均衡性公共性”的建构将会成为东亚新发展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容,也会成为东亚现代性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意义。
  • 导言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分析了共性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发展社会学中常常被忽视的国家——韩国作为研究主题,探究韩国视角与东亚社会发展研究的不同,并得出对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 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次公共性危机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介绍了韩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两次公共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分析两次公共危机造成的社会影响。同时,本文介绍了韩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公”与“共”失衡这一隐蔽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 公共性危机与青年“工作贫困”的社会风险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解释了“工作贫困”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然后分析了国家公共性式微与韩国新型贫困产生的关系,最后提出韩国出现的“工作贫困”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 公共性危机与“房地产阶级社会”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房地产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韩国“房地产阶级社会”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然后指出国家共性的回归对于治理“房地产阶级社会”的意义,最后分析韩国这一社会现象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 发展主体的反思与“东亚”的回归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回顾了韩国近现代东亚意识的发展和东亚意识的回归,并梳理韩国学界对于东亚论的论点,最后从再认识东亚的角度,分析东亚意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
  • 东亚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指出“东亚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融合西方社会批判理论与东方和谐共生思想的产物,然后列举其特点。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其本身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沟通的产物,突破二元对立性和对抗性,也并非一味妥协式的和谐,而是在理性基础上实现所有发展主体的理解对话与沟通,最终达到非权力性的共生秩序状态。
    关键词:
  • 公共性的东亚比较与均衡式公共性探索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亚各国的公共性的差异,然后提出韩国“平衡式公共性”这一概念。最后,作者分析了“平衡式公共性”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 公共性的“日常生活视角”与底层的真实表述——以韩国经济增长时期的底层女工为例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分析了韩国女性工人与快速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女工日常生活文化和阶级认同,来探寻底层视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 东亚新发展主义与公共性的宽恕意识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亚新发展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阐述了新发展主义与东亚宽恕精神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宽恕主义作为东亚精神的内核,应该为东亚公共社会的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
  • 工作贫困与公共性的中国式反思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工作贫困”的发展趋势,然后梳理了“工作贫困”的治理及其内在逻辑,最后提出对中国式”工作贫困“的反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