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陈秋玲
机构: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个人简介: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与社会安全管理。

    暂无内容
  • 上海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溯源与对策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据统计,上海市安全生产总体状况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但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对近年来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可按照时间、行业、空间、群体分布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具体来说,在时间维度上,夏秋事故多发、冬春相对少发;在行业维度上,重工业与建筑业为高危行业;在空间维度上,区县差异比较明显;在群体分布维度上,受害群体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来源主要有经济源、社会源、技术源、自然源及混合源五大源头。其中,经济源为宏观的、间接的风险源,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等要素内生而成的城市安全生产风险源,是所有其他风险源的根本源头;其他风险源是具体导致事故灾难的微观的、直接的源头。本文设计了一个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上海市18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到了各区(县)的安全生产风险主成分分值排名和各指标对应死亡人数的主成分矩阵,结果显示:上海市不同区(县)的安全生产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区域的不平衡性。在所有指标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总死亡人数、户籍人口、道路交通死亡人数、GDP总量(亿元)、人均GDP(美元)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较大。文章最后针对上海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包含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安全生产体系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 上海城市运行的风险源分析及对策思考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上海城市运行的风险源具有类型分布复杂化、空间分布集中性、时间分布压缩型、行业分布全覆盖、人群分布多元化等特征。从类型分布看,在事故灾难风险源、公共卫生风险源、社会安全风险源和自然灾害风险源四大类风险源中,高层楼宇、地下公共空间和城市生命线等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因救援难度大、波及面广、危害深远,成为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焦点性风险源。从空间分布看,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具有点状分布(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建筑工地等)、线状分布(如城市生命线等)、面状分布(如重化工区及重化工基地、长江及东海沿线区域等)、网络状分布(如地面与轨道交通、地下管网等)等特征。从时间分布看,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具有季节性(如公共卫生风险源、自然灾害风险源)、周期性(如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源、交通事故风险源)、敏感日的特殊性(如社会安全风险源)以及时间上的叠加性等分布规律。从行业分布看,上海高风险行业包括建筑业、重化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仓储及零售商业、供水供电供气业等。从人群分布看,上海市高风险人群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驾龄较短的机动车驾驶员、露天工作人群、老弱病残孕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精神压力大的人群等。有效监控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的总体思路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主体外移、创新内移”的风险管理范式,实现“政府全程管理—企业全行联防—市民全员参与”,优化、细化、强化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