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银平均
机构:江西财经大学
个人简介:

1970~,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暂无内容
  • 社会治理视角下农村社会福利体系建构——基于农村留守老人福利的思考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近年来,伴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加,规模日益庞大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所需的资源加速流失,家庭保障功能进一步弱化。农村原有的福利政策存在严重的悖论现象,留守老人因缺乏福利政策的制度性支持和来自社会的非正式支持出现日益严重的贫困现象,农村养老面临严峻考验。必须制定实施家庭福利政策,完善留守老人福利治理体系,建构由政府、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家庭和个人等主体参与的多元共治的福利体系,强化对家庭的支持,增强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消除农村原有福利政策的悖论性特征,确保农村留守老人有尊严地生活。
  •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建构(2009~2015)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事关他们个体发展,也是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严重缺失。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建构完善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是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唯一途径,也是加速他们市民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一是制定统一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法律,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二是健全社会建设预算法,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健全专项购买机制与补贴机制,激活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的主体活力;四是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市场;五是转变教育培训政策理念,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创新培训形式,扩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全方位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 家庭福利政策缺失:农村留守老人福利之痛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是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实施的各种政策使然。留守老人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缺乏社会支持机制的有力保障。对江西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是以家庭为主,但许多留守老人在劳动负担加重的同时,失去了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物质支持、精神慰藉等,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晚年生活境况凄凉。世界各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在削减政府福利责任、强调家庭福利责任的同时,通过家庭政策实现了“家庭看护社会化”,强化对家庭的支持,增强了家庭的功能。我国的福利政策中缺乏家庭政策支持以强化家庭功能。拥有家庭的人反而得不到政策的直接支持,在家庭功能弱化和土地保障失效的情况下,这种福利政策的悖论性削弱了家庭的功能,成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制定家庭福利政策,增强家庭的功能,为留守老人构建由政府、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家庭和个人构成的社会支持体系,是新农村建设中解决“留守老人”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