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姚兆余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人简介:

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兰州大学和山东大学,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学位。2001年6月进入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农史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曾担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三辑)
    姚兆余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农村社会学论坛依托农村社会学研究学术社群,试图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进行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概念体系和解释框架,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式。2010年,第一届农村社会学论坛在安徽大学举办,至今已走过十多个年头。论坛参加者针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每年一度的论坛中分享、交流和讨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收录论坛参加者已经公开发表且在学术界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论文。第一辑由李远行教授主编,已经由苏州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发行,议题集中在村落共同体、社会行动与社会冲突、农村发展政策与实践等方面。第二辑由王晓毅教授主编,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发行,议题集中在农村社区与组织、市场与农村社会、社会变迁等方面。本书是第三辑,议题集中在农村社区治理、农村贫困治理、乡风民俗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少论文曾经在第六届农村社会学论坛上作过交流。
  • 农村女性医疗资源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地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论文基于江苏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女性的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女性群体的医疗资源利用状况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在就医机构的选择上,农村女性在门诊治疗时多数选择村卫生室,在住院治疗时多数选择县级医院。在医护人员的选择上,绝大部分农村女性重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熟人介绍来选择医生。在药品的选择上,农村女性大多在村卫生室购买普通药物,很少购买特效药品,选择药品基本上遵从医嘱和自身经验。农村女性对医疗资源的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健康自评、家庭收入和支出、医疗机构距离、熟人关系对医疗资源利用有显著影响,慢性病史对其医疗资源利用没有显著影响。为了保障农村女性群体的医疗保障权益,促进农村女性有效地利用农村医疗资源,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合理、便捷的医疗网络;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调整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并将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障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村女性的就医成本;推动医疗信息的公开化,确保每个患者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
  • 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应对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作为计划生育政策风险产物的失独老人群体,近年来逐渐进入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视野。研究通过对其生活状况的具体考察,发现大多数的失独老人存在经济状况恶化、精神普遍抑郁、健康状况下降以及人际交往敏感封闭等困境,在生活救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精神慰藉方面存在强烈诉求。而目前的扶助政策却发展较为滞后,存在扶助标准低、覆盖面窄、扶助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失独老人的现实需求。研究在总结借鉴江苏先进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设计满足失独老人需求的社会福利政策。
    关键词:
  • 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的策略和逻辑——以甘肃陇中地区B合作社为例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陇中地区B合作社产业发展进行考察,发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作社采取了“跑项目”“拉关系”“面子压迫”“利益诱导”等策略,获得合作社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之所以如此,与农村资源行政化配置、村庄的社会关系结构和村民的价值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农村合作社的产业发展,不完全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政治逻辑、社会逻辑和经济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