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小江
机构:
个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妇女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曾为郑州大学、大连大学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特聘教授。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20世纪妇女口述史丛书」等。主要著作有《夏娃的探索》《性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走向女人》《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导读》《女人:跨文化对话》等。

  • 女性乌托邦
    李小江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书认为妇女解放是全世界寻求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女人共同的梦想,是女权主义运动努力争取的目标。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研究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 走向女人,破解神话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本文认为社会用双重标准要求女性:一方面要在社会工作和公共领域中不示弱,另一方面又要背负着女性的历史责任和家庭包袱。本文认为“女人”在历史上整体性地缺席,中国妇女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女人其实怎样“问题要破解传统、”解放神话“和女人自造神话三个系统。女性主体的确认有两个基本规定性,一是自然之在即女人的身体,二是历史之在即女人的历史。
  • 甲子年,我们走到了哪里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历程有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关键词是解放;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至今,关键词是发展。比较西方女权运动,新中国妇女解放在思想上、法律上和行动上具有优势。与社会主义革命相比,现代化的好处体现在每个女人的日常生活中。目前中国妇女解放的目的是为了这里的(女)人们能够继续在自己的土地上自主、自在地生活。
  • 全球化中的妇女与女工问题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全球化于中国妇女是一个机遇,它让每个女人在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之外有了较多的选择机会。今天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妇女生活的主旋律是发展。改革唤醒了女性自我意识,敦促女性自觉地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本文还探讨了全球化中的女工问题及对策建议。
  • “新农村”中的留守妇女问题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农村妇女的“解放”程度与土地和家族的关系最大,即她们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她们的个人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附于土地而不是她们的家人和丈夫。如今的乡村家庭不再是父权制,在性别上偏向女性,这意味着传统父权大家庭模式的终结,也意味着以男性为主体的夫权核心家庭的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