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陈晔
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个人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及文化。

    暂无内容
  • 中国海洋渔业转型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退化速度加快等一系列问题频发,海洋渔业转型势在必行。海洋渔业转型可以防止我国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推动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完善我国海洋渔业社会体系。海洋渔业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海洋捕捞向海水养殖转型、粗放型养殖向生态型养殖转型、商业性渔业向休闲渔业转型以及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转型。我国在海洋渔业转型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外来渔民流动性大、传统海洋渔业文化有待保护、渔业油价补贴事与愿违、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等,此外,还出现了国际市场疲软等新情况。海洋渔业转型至关重要,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应该将海洋渔业转型提高到海洋强国战略高度,注重海洋渔业全产业链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增强全国统筹管理、加强国际协同合作等措施将发挥积极作用。
  • 中国远洋管理与全球治理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渔业取得了历史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远洋渔业持续快速发展,装备水平、捕捞加工能力、渔船规模、科研水平均已跻身世界前列。远洋渔船建造能力和远洋渔船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10月10日,在浙江舟山举行的中国远洋鱿钓发展三十周年总结大会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我国第一次发布中国远洋鱿鱼指数,成为本年度远洋渔业新亮点。当前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积极参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了保障我国的公海渔业利益,我国政府陆续加入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ICCAT)等七个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文书谈判是当前海洋和海洋法领域最为重要的立法进程。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前景广阔,应该抓紧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取得的成果加以总结,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我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当地经济融合发展,构建良好的国际环境。
  • 海洋渔业与海洋强国战略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海洋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舞台上,海洋的地位更加凸显。与此同时,中国在海洋方面有着更大的发展需要,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是我国从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渔权即海权”思想的最好实践,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柔性国家战略,是普及海洋意识的有效手段。
  • 2022年中国远洋渔业管理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04月
    2022年中国远洋渔业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远洋渔业在规范管理、装备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远洋渔船管理方面,中国积极开展远洋渔业“监管提升年”行动,突破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制约点,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远洋渔业亮点频出,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成立、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喜人、远洋渔业发展基金成立、积极开展跨国伤员救治。为准确掌握沿海省份远洋渔业发展形势,基于远洋渔业市场供给和需求,利用百度指数等对中国沿海省份远洋渔业发展状况进行归类与排名。发现广东远洋渔业发展状况排名第一,浙江、山东、江苏紧随其后,北京、上海、福建处于中位,辽宁、河北、天津、广西远洋渔业发展状况相对落后。建议从培育远洋渔业消费文化入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实现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1985年,中国水产总公司船队赴大西洋西非海域,标志着中国远洋渔业的开始。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远洋渔业经历了空白期(1949~1971年)、积极筹备期(1972~1984年)、起步期(1985~1990年)、快速发展期(1991~1997年)、调整期(1998~2006年)和优化期(2007年至今)六个阶段。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鼓励措施和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国远洋渔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沿海各个省份远洋渔业蓬勃发展。金枪鱼、鱿鱼和竹荚鱼,为我国远洋渔业主要种类,近年来我国还尝试南极磷虾的捕捞。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过程尚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政府的进一步扶持、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统筹协调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