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报告

作者:
陈晔 戴昊悦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5275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85年,中国水产总公司船队赴大西洋西非海域,标志着中国远洋渔业的开始。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远洋渔业经历了空白期(1949~1971年)、积极筹备期(1972~1984年)、起步期(1985~1990年)、快速发展期(1991~1997年)、调整期(1998~2006年)和优化期(2007年至今)六个阶段。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鼓励措施和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国远洋渔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沿海各个省份远洋渔业蓬勃发展。金枪鱼、鱿鱼和竹荚鱼,为我国远洋渔业主要种类,近年来我国还尝试南极磷虾的捕捞。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过程尚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政府的进一步扶持、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统筹协调国内外市场。

关键词:

法律法规远洋渔业鼓励政策渔业协定

作者简介:

陈晔: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及文化。

戴昊悦:(1997~ ),男,上海奉贤人,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及文化。

文章目录
·引言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历程
  • (一)空白期(1949~1971年)
  • (二)积极筹备期(1972~1984年)
  • (三)起步期(1985~1990年)
  • (四)快速发展期(1991~1997年)
  • (五)调整期(1998~2006年)
  • (六)优化期(2007年至今)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相关鼓励政策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相关渔业协定及法律法规
我国远洋渔业主要品种
  • (一)金枪鱼
  • (二)鱿钓渔业
  • (三)南极磷虾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一)远洋渔业发展后劲不足,仍然需要大力扶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我国远洋渔船总体装备水平不高,捕捞方式落后,发展潜力不足
  • (三)国际社会对公海渔业资源管理日趋严格,国际合作门槛提高
  • (四)过度注重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关注度不够
  • (五)抓住“一带一路”机遇,谋求更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