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唐钧
机构: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暂无内容
  • 加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范化运作
    出版时间: 2004年01月
    2003年,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确有可能因制度运作不规范而带来两方面的问题:其一,不应该得到保障的人得到了保障;其二,应该得到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保障。为了确保低保制度运作的规范化,解决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层次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形势分析
    出版时间: 1999年01月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的贫困问题。其次,对中国的现行反贫困政策与措施进行评析。最后对世纪之交的反贫困形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表明,经济建设需要宏大的经济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建设同样需要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一重大部属以来,经过3年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局良好,已步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此项工作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
    关键词:
  • 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进入攻坚阶段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所谓“全民低保”是指公民由于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收入下降甚至中断使之陷入贫困时,由政府给予最起码的生活保障的国家制度。按国际惯例,低保制度一般被称为社会救助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在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突破了阻碍这项制度全面实施的“资金瓶颈”,从此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关键词:
  • 2010~2011: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描述了2010年城乡社会救助的实施状况和特点,分析认为:当前社会救助存在物价上涨冲击低保家庭、低保标准亟待调整、地方政府负责筹资悖论和“应保尽保”说法不科学等四个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台阶和新跨越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2008年中国低保制度进一步健全,城市低保制度迈上新台阶,农村低保实现新跨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低保制度科学发展有待四方面的深化,即不断增强低保扩面的动力和张力,适度上收低保标准制定权,把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组建独立于低保管理审批机构之外的家计调查中心。
    关键词: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形成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2007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突破性发展,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快速推进。这项制度建设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群众将达到3000万人。与此同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从2002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人数已连续5年稳定在2200多万人。中国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关键词:
  •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
    文章在对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制度的现状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估。
    关键词:
  •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改革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1998年09月
    文章首先厘清了社会福利服务的概念。其次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的福利需求。再次,研究了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现状、我国社会福利服务的供需矛盾。最后,文章提出我国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改革的框架设计。
    关键词:
  • 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1998年09月
    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作者分析了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基本情况与基本经验。最后,文章从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