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进入攻坚阶段
作者:
张时飞
唐钧
出版日期:
2006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2288字
所属图书:
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258-270
许欣欣
陆学艺
汝信
李炜
李培林
摘要:
所谓“全民低保”是指公民由于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收入下降甚至中断使之陷入贫困时,由政府给予最起码的生活保障的国家制度。按国际惯例,低保制度一般被称为社会救助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在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突破了阻碍这项制度全面实施的“资金瓶颈”,从此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低保
政策解读
工作现状
作者简介:
张时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唐钧: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报告
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现状与展望
青年的就业及工作问题
深圳欠薪治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的衔接困境
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的制度文本与实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度及经济适应性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域的宏观数据分析
完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的研究报告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运行现状与完善之策——以H省Y县为例
农村低保“指标化”管理的影响、原因与对策——以贵州省为例
精准扶贫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文章目录
·
城市低保的发展状况
·
农村低保的发展状况
·
农村低保及特困标准明显偏低
对农村低保工作现状的解读
(一)确定低保对象的过程与城市低保有所差别
(二)确定低保标准和核实家庭收入的方法与城市低保有所差别
(三)确定补差金额的方法与城市低保有所差别
(四)动态管理的强度和频率与城市低保有所差别
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低保的制度安排
(二)农村低保的财政支持
(三)农村低保的组织保证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低保的制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