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江汛清
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个人简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志愿服务、非营利组织、医疗社会工作等。

    暂无内容
  • 志愿服务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行动,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有了巨大的发展。志愿者和志愿者的活动体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信任、社会义务等方面,构成重要的社会资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关键词:
  •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本文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困难、应对困难的策略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挑战与解决办法。
    关键词:
  • 2009年公民志愿者行动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2009年是公民志愿者行动承上启下的一年,经历汶川地震志愿者救援行动和奥运志愿者行动后,志愿者行动更加有针对性地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自身服务能力的匹配,更趋专业化,志愿组织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公民志愿者行动务实规范,朝着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志愿组织也更加关注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在志愿组织的层面上尝试整合相关组织成立枢纽型组织,大胆进行组织创新;公民志愿者行动领域不断拓宽,在应急志愿服务、医院志愿服务等领域拓展空间,把志愿服务尽力做到所有需要的地方。
    关键词:
  • 中国志愿服务的法规政策体系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中国志愿服务法规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志愿服务走向制度化和成熟化的重要过程,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省份志愿服务条例正在逐渐完善,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法规制度相继出台,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力量也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相关意见及管理办法的发布和执行。尤其是2016年,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更是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全国性的立法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地方性法规政策不断充实、修订和完善;四是行政部门出台的志愿服务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志愿服务运作机制。今后一个时期,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将党的执政理念融入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全国性志愿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并以全国性立法为基础建立具有地方特质的志愿服务法规政策体系,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提供法制依据和政策保障。
    关键词:
  •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志愿者在2011年里,通过参与相关项目,为社会最需要的领域提供服务;志愿者在服务中传承文化与历史;志愿者借助社会组织平台服务社会;志愿者在爱心撑起的天空下,自觉自愿做出奉献。其特点是,组织化运作明显、微博公益成为新的志愿服务工具,高效且号召力强、专业领域的志愿者队伍建设方兴未艾。
    关键词:
  • 2010年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2010年中国志愿服务开始向精细化发展,各地志愿服务活动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服务,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以北京红十字会为例,可以了解目前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志愿服务机构由顶层到基层的建立和完善,在组织上有力地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发展;二是注重管理的合法化、规范化,制定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从法律的角度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各方明确职责;三是志愿服务项目多样化,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四是公众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切实具体,为今后志愿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大到小,大小结合;由虚到实,虚实结合。把志愿服务的理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关键词:
  • 广州志愿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随着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发展,关于志愿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讨论与日俱增。调查发现,广州志愿者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社会信誉,其提供的志愿服务更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对整体社会效益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志愿服务经济效益的统计与评估,志愿服务直接创造的社区休闲资源、节约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样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