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胡江春
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个人简介:

人民日报社北京华闻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编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研究人员。

    暂无内容
  • 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2009年中,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微博客崛起,网络议题更加广泛。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并把网络举报列为党纪、政纪和司法监督新渠道。
    关键词:
  •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论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网民数量持续攀升、权利意识不断提高、热点话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平台发展迅猛,网络“意见领袖”发生分化,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网络问政”大潮初涌,政府和企业对网络舆论的应对和引导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经验、教训并存。
    关键词:
  • 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2007年是中国网络舆论非常活跃的一年。互联网公众对民生、政府管理、反腐败、环保、社会道德滑坡等网络热点问题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了若干轮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对热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反馈与引导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要加强网民的自我管理,警惕“网络暴民”现象。
    关键词:
  • 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2011年,以动车事故为契机,更多社会群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对政府的公共治理进行审视和监督。“微博打拐”和小学生“免费午餐”在民间和政府的良好配合下推进,展示了依托于互联网的民间“自组织”力量的成长,以及政府的包容。随着微博客的舆论能量爆发,政府在动车事故后对其加强了管理,网络舆论的力度趋于平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