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黄泽民
机构:
个人简介:
    暂无内容
  • 第一部分 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总体评价和改革基本思路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本文介绍了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总体评价和改革的基本思路。2005年7月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形势报告会。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应邀到会并做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专题报告。这个报告发表时机的选择十分恰当,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施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 第二部分 正确评价我国卫生改革的成就和失误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本文评价了我国卫生改革的成就和失误。研究报告还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期待变革。研究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在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反思的基础上,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一个新设想。
    关键词:
  • 第三部分 医疗服务体系改造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历了将近30年的历史,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所失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建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我们甚至在建立什么样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上仍然没有取得普遍一致的意见。“非典”的危机暴露了我们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体现的医疗服务需求危机,进一步暴露出我们在医疗服务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 第四部分 纠正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市场失灵倾向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从医院内部探讨,就是“医院收入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就是“结余留用”、“结余发奖”。用经济学语言表述,就是“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医师开一张做CT检查的处方,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医院收入和医师的报酬挂钩”。现在公立医院都有一个部门,叫做经济管理办公室。办什么公?就是算这笔经济账。这个经济杠杆调动了千军万马。这就是“不能给钱给政策”。政策的威力十分大,公立大医院的业务收入节节高,成几何级数增长,后果就是看病贵。这个批评又一次打到院长和医师身上。其实,院长和医师情有可原,他们是执行了错误的政策,又一次做了替罪羊。应该是,谁给错误的政策谁要负责任。
    关键词:
  • 第五部分 医疗费用的宏观总量结构分析和控制方法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费用的宏观总量结构分析和控制方法。文章首先对中国卫生总费用过猛增长趋势作了分析,然后对看病贵的宏观总量结构作了分析。文章还指出卫生总费用既包括居民生活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也包括居民非必需的豪华奢侈的卫生服务费用。政府对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承担兜底责任,政府对豪华奢侈的卫生服务费用不承担经济责任。
    关键词:
  • 第六部分 我国公立医院改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高强部长指出,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成效不够明显,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公益性质淡化;社会资源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不畅,发展不快;医疗服务监管薄弱,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高强部长转述温家宝总理最近批示:要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 第七部分 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多渠道筹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本文提出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多渠道筹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需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这种局面并没有出现。据统计,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拥有的床位、设备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仍占到全国医疗资源的90%以上,多渠道办医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