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洁
机构:中华女子学院
个人简介:

1981年出生,先后就读于安徽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7~2008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任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社会学,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已出版《新时期高校女生人才成长规律和发展对策研究》一书,发表论文数十篇

  • 生存逻辑与治理逻辑
    李洁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对“农村改革何以可能”这一关乎中国市场转型源流的重大议题,已有研究往往以“小岗典型”为原型,将其简单地描述为农民自发推动、国家顺应民众意愿的过程。然而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过程的历史材料和地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析和互证,本书试图再现农村改革初期的实践逻辑和复杂面相。
  • 新时期高校女生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新时期的高校女生展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时代风貌。关于高校女生的发展状况,本文主要从学业与能力表现、职业准备、社会交往、政治和社会事务参与、婚恋状况、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别观念等7个方面来衡量。在学习表现上,高校女生并不落后于男生,并且在参与社团活动和政治活动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高校女生的社会性别观念日趋理性、平等,绝大部分女生愿意为成就一番事业付出艰辛的努力。然而,在现实环境中高校女生仍然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
  • 高校女生群体发展状况研究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1995年世妇会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受益者,她们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女生的在校表现总体而言并不落后于男性,在某些方面还具有自身的性别优势。高校女生的性别观念也更为理性和先进。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她们仍然面临外部环境的各种限制。对此,各级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社会性别观念的主流化,促进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
  • 小岗故事的画外篇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作为中国市场转型第一步的中国农村改革并不能简单地被人们所熟知的小岗故事所完全涵盖,本书要重新回到对农村家庭生产责任制的资料收集中去,通过那些散漫在田野中的口述材料,去重新建构出作为中国市场转型第一步的中国农村改革究竟是在何种历史背景和现实力量的推动下产生的;这种转变如何在国家和农民的复杂互动中逐步展开;以及这一重大变革给中国后续市场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 农村改革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章重新回到代表中国市场改革先声的农村改革进程中,通过对农村改革先发地之一——安徽省农村改革实践过程的实证研究,再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乡村既复杂、微妙,同时又充满新的可能与机遇的政治社会景象。
    关键词:
  • 乡土社会的集体化改造及其后果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章我们将进行一个背景性的考察,来探讨农业生产如何在集体化时期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运作领域;农民对这种治理方式的反应,及其给国家行动带来的后果。正是在集体化末期国家-农民关系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上述层级治理网络的重要意义才得以凸显。
    关键词:
  • 转变的契机:灾害下的政策变通与村庄自救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章通过展现一段村庄抗灾自救的口述历史,在考察村庄内部权力关系(层级治理的最底层)的同时,探究村庄自主性与外部力量之间关系的对比。
    关键词:
  • 从“试点”到示范:国家改革派对农民意愿的凝聚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章章通过考察村庄所在的公社被安徽省委确定为包产到户试点的过程,具体展现改革派领导如何将群众的意愿发动、凝聚和建构起来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面对的科层制压力及其化解。这也是对国家不同片断嵌入社会治理的具体环节中的种种实践形态的考察。
    关键词:
  • 改革的推进:作为事件与作为符号的小岗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章则试图说明在推进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实践过程之中,改革派领导者如何通过树立符号小岗这样一个典型,将农民的生存需求转化为国家治理符号,从而使得经历重大社会转型之后的国家仍然达到意象上的延续、统一和完整。
    关键词:
  • 两种逻辑的相互投射与构成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章进一步探讨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农民关系,重新反思了国家自主性概念,并具体展现了农民主体对这一过程所赋予的意义。
    关键词:
  • 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62.5%的母亲认为家风教育效果很好或比较好,60.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称职母亲。当代好母亲的标准为:第一,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第二,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第三,是孩子做人做事的榜样。家风建设中的问题,53.9%的人选择“偏重于生活照料和智力开发,忽略家风教育和行为养成”,46.2%的人选择“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家风建设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