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世秋
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环境与经济研究所教授。
图书著作
期刊论文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应对环境挑战须强化政府环境责任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本文从当今中国环境问题的利益冲突特征、环境质量及环境服务的公民基本权利特点出发,分析了保存和提升环境资产与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责任,分析现代的环境治理必须强调善治(Good Governance),必须将行政管理、市场激励、社会制衡这三种调整机制相结合。对中国而言,政府环境责任的履行和落实,更应进一步强调:还权于民、信息公开、阳光行政、有效率和公平的政策手段的制定与实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落实与重点攻坚(2016~2017年)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十三五”时期,既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形势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走向拐点、环境善治体系形成并完善的关键时期。中国绿色转型已经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并形成了具体的路线图、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多向-多元治理模式开始转型且初具雏形。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依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纲领,呈现“全方位落实”和“重点攻坚”两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创造中国绿色善治窗口期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本报告探讨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其环境效应,认为新常态及其转型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窗口期,指出环境善治是国家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发育成长中的环境公民社会——善治环境、积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环境保护民间运动的20周年。作为环境公民社会发育的标志之一,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不断发育成长,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各个层面,为中国环境善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