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于显洋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个人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组织社会学与城市社区
    暂无内容
  • 虚拟空间与社会矛盾化解的研究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网络化正在快速推进,社会生活中网络空间的交流和互动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网络社会的来临,使囿于物理地域和经验社会而存在的社会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逐渐走向融合,呈现公共空间虚拟化和私人空间公共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虚拟社区成为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群体自由表达、平等交流的主要场域,也是最有活力、影响最广泛的沟通和互动平台。作为交流信息、表达意见、发表言论、释放情绪的网络虚拟空间,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关键词:
  • 商务楼宇青年群体公共服务需求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本文是以《商务楼宇网络平台需求状况调查问卷》为基础的分析报告,经过多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商务楼宇对于工作站服务职能的真实需求。商务楼宇工作站发展至今,它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正在发挥越来越深刻的作用。工作者在政府与企业、职员之间磨合,让每一方都收获更多。商务楼宇工作虽然已经做了很多,但是,为了达到更好、更高效、更切实的服务,商务楼宇工作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关键词:
  • 社区民主自治的实现途径及其困境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本文对我国各地区的民主自治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门头沟区石门营新区五区的调研和访谈资料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若干实现途径,分析了我国当前社区民主自治的困境及其成因,以期能够为我国具有地方特点的不同类型社区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 城市新居民社区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本研究以新城市居民的社区融入为对象,通过三个案例描述了北京新城市居民融入城市生活各自特性。研究发现,新城市居民融入城市的层次和程度可分为三类,即新居民主导的主动融入型、政府主导的被动融入型和新老居民合作的融入型,结合社区融入理论和经验研究,归纳出反映社区融入特征的三类指标——城市生活稳定性、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行动,并根据这些指标划分出社区融入过程的四个阶段:进入阶段-接触阶 段- 接纳阶段-融合阶段,增强了对城市新居民融入现象的理论解释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