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泓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语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主义与世界民族问题。

  • 民族主义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民族主义实践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和客观存在,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不同的学科。本文分别对国际民族主义实践的发展态势、国内世界民族研究的发展态势,以及民族主义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向进行了系统论述,例证充分,对于了解民族主义实践和民族主义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国际视野下的民族主义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本报告从意识形态、社会政治运动和学术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国际民族主义的主张、实践和理论等,认为民族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它所追求的外在体现形式,都是建立在领土政治基础上的“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时代尚未结束,民族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关键词:
  • 2014~2015年世界民族问题大事记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本文梳理了世界2014~2015年间民族领域发生的大事、要事。
    关键词:
  • 民族利益与地区建构——民族学视野中的科索沃独立
    出版时间: 2020年06月
    科索沃为什么要独立?除了外界因素的推动(比如米洛舍维奇时代所实施的压制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断干预等),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自身的原因是什么?科索沃独立的症结是什么?科索沃问题应如何解决?人们从法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角度所做出的相关考虑,尚未能对上述问题给出比较明晰的答案。本文试图从民族学的视角入手,通过探讨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与地区建构的相互关系,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相关问题提供点滴可以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
  • 波兰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本文通过考察波兰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和发展进程,分析了波兰民族主义对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建构和欧盟东扩的影响,以及现实困境。笔者认为,近代以来,波兰民族长期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所谓“文化记忆”在波兰民族主义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等原因生成的“亲西方认同与反西方防卫的矛盾心理”的长期存续,已经成为波兰民族国家建构的障碍。本文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波兰人需要重新审视其传统“民族价值观”的合理性,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
  • 波兰犹太教“改革派”的影响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中外学界在有关波兰犹太人历史的研究中,犹太教“改革派”的影响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本文列举了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波兰犹太教“改革派”的一些活动,有助于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关学术研究中的不足。本文主要关注亚伯拉罕·戈德施密特、马库斯·杰斯特罗和伊萨克·塞科等著名的拉比和传教士的主张和举措。笔者认为波兰的犹太教“改革派”及支持者,从来没有像德国犹太教或美国犹太教“改革派”或保守派那样,成为强势阶层人物的象征。他们引入的宗教改革措施,具有相对合理的依据;在波兰犹太教史上,人们不应忽视“改革派”的历史影响,因为他们在波兰学校教育、宗教改革、反抗外族侵略、加强波兰国民团结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波兰犹太教“改革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如马库斯·杰斯特罗、戴维·纽马克和马库斯·艾仁普锐斯等,也成为波兰境外犹太教改革的推动者;波兰犹太教“改革派”的主张和举措,对于波兰文化的发展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 欧洲现代种族主义的历史透视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关键词:
  • 国际视野下民族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通过对2016年世界舞台民族主义发展态势和走向的梳理与评析,探讨了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移民、难民等问题的新表现和新特点,为人们认识相关现象和理论观点提供了现实案例与理论框架。
    关键词:
  • 2016年世界民族问题十件大事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本文梳理收录了2016年世界民族问题领域发生的十件大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