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华胤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个人简介:男,湖北南漳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研究乡村治理。
    暂无内容
  • 始与兴:蓝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坪村是一个乡村,因为全体蓝氏族人共同聚居在这一地域范围之内,而且自开基祖以来,世代均聚居于此。坪村也是一个宗族,因为全体蓝氏族民都从同一个祖宗传衍下来,有着共同的祖先,并有着同样的血脉。因此,坪村作为“地缘共同体”和“血缘共同体”的集合体,是一个典型的宗族乡村。宗族乡村是有“根”的村落,因此,本文主要从地理位置、村庄由来、村名由来、建制沿革、当下概况等五个方面,以粗线条的方式去勾勒坪村,从而全面呈现坪村由来与发展的全貌。
    关键词:
  • 坪村蓝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所必须依赖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影响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关键性条件。因为特定的自然环境既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无形之中促进了本土特色文化形式的最终形成。要真正理解坪村蓝氏族人及其社会结构,首先必须要认识坪村的自然条件。本文将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考察坪村蓝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关键词:
  • 坪村蓝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共同体的生活是相互的占有和享受,是占有和享受共同的财产。”共同的经济基础保证了宗族共同体的延续和繁衍。坪村是蓝氏族人的世居之地,是一个宗族聚居社区,了解其经济状况显得尤为必要。因而,本文欲从产权、经营、交换、产业、分配、消费、继承等七大关系切入,以“形态与实态”为主线,全面剖析和再现坪村蓝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及其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的经济状况变迁历程。
    关键词:
  • 坪村蓝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在传统时期,蓝氏宗族就是一个微型社会。蓝氏族人有着共同的祖宗、血缘,血缘社会与村落社会高度融合在一起,绵延至今。本文将从社会形态概况、社会构成、社会组织、社会交往、社会分化、社会冲突、社会保障等七个方面考察坪村蓝氏宗族的传统社会形态、社会变迁及社会实态。
    关键词:
  • 坪村蓝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蓝氏宗族形成于坪村这片广袤的乡土社会中,并在这片土壤之上内生出朴素的乡土文化。共同的文化是维续蓝氏宗族正常运行的纽带,文化元素是我们理解蓝氏宗族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视角。因此,本文将从文化形态概况、信仰、观念、习俗、文化娱乐、教育等六大方面,考察1949年之前坪村蓝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关键词:
  • 坪村蓝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在“皇权不下县”的封建王朝时期,坪村蓝氏宗族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封闭和独立的小型社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自我治理。因此,本文从“治理形态概况”“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规则”“治理过程”“治理方式”等六方面考察蓝氏宗族的治理形态,并考察1949年以来蓝氏宗族的治理变迁及其当下实态。
    关键词:
  • 坪村调查小记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本文记述作者一波三折的进村经历,驻村调查过程和对村民感谢。
    关键词:
  • 坪村调研日记(部分)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本文记述作者每天在坪村调查的经历和工作情况。
    关键词:
  • 余家桥村落的由来与演变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余家桥村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镇西北部的一个自然村。有40多个姓氏的村民分散地居住于村落的4个聚落中。这些农户分别于不同历史时期,或受国家移民政策影响,或自愿迁徙,从江西等不同的地方迁居至此;或“纨草为基”,或购买土地,或为佃户,农耕为生,繁衍不绝,共同组成了余家桥自然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