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军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
    暂无内容
  • 2012~2013安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2011~2012年,是安徽“十二五”建设的最初两年,也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时也遭遇了发展困难。尽管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社会建设亟须加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逐渐彰显;皖南皖中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皖北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仍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合肥、芜湖等区域性大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落后农村、边远山区社会建设相对落后;社会管理创新亮点不断涌现,但普遍性和推广价值仍需进一步强化;就业水平和就业规模不断提高,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存在;文化建设成就突出,但政策支持和具体操作力度仍需加大。安徽省将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收入等方面不断缓解城乡差距,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经济、文化、生态强省为杠杆,全力建设美好安徽。“十二五”建设后期,安徽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为此,本报告在展示安徽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针对发展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 北京市社会保险发展评估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各项社会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也基本上实现了人群全覆盖,各项社保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基金实力不断增强,管理效率显著提升,经办服务方便快捷,在促进首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经办业务规范化方面, 市社保中心和医保中心通过完善制度、制定业务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确立了比较科学规范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和业务办理标准,制订了社会保险业务办理规程和关于基金财务会计、基金支付、基金拨付、窗口服务规范等业务办理的规范性文件。经办各环节相对独立、时序严格、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有效保障了各项管理服务措施的落实。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速减缓,结构调整。北京市也不例外,一些传统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会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微利企业和低收入人员缴费更加困难,基金收入增速受到影响,而领取待遇的人数和基金支出总量仍将持续增加。此外,经济下行还会造成财政收入增速减缓,从而对财政持续增加对社保的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
  • 北京市生育保险发展评估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生育保险是对企业职工因生育而产生医疗费用和中断收入的一种补偿制度,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2005年起,北京市建立并实施生育保险制度,对广大女职工的生育行为给予制度性保障。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充分保护了职业妇女生育期间的身体健康,维护了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了北京市人口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减轻了用人单位的经济和事务性负担,为促进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和一系列政策文件,做到了生育保险有法可依;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充分保障了女职工的权益;待遇水稳步提高,保证了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医疗和生活;基金总体运行平稳,为生育保险制度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市生育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也面临深化制度改革、待遇保障需求不断提高、生育保险基金支撑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等问题,生育保险自身的发展特点也使生育保险制度面临较大压力。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着力增强参保的有效性,稳步提高待遇水平,逐步提升制度的运行质量,充分保障生育女职工的生育行为,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促进劳动人口再生产,维护北京市人口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 分报告四 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与供给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描述和分析农户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消费特征、变化趋势以及需求状况,描述和分析村级和乡镇级文化建设与供给状况,分析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在现代通信和传播手段不断进步的引导下,一些原本只能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才有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传导到农村,成为农村文化消费的新时尚。农村居民在喜欢传统的、与自己生活更接近的地方文化,以及具有参与特征的社区文化的同时,正逐渐接受各种现代文化。文化需求多样性格局已经形成。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政府应采取直接投资文化设施建设和购买公共服务等间接投资方式,改善中西部村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政府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村庄的文化建设,共同解决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确保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常态化、固定化。此外,要加强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关键词:
  • 分报告五 农村卫生环境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本文描述和分析农村公共卫生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自从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居民生活卫生环境,如改水、改厕以及家庭垃圾与污水治理有了明显改善。尽管村民对加强生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卫生环境有强烈需求,但受经济发展状况制约,农村居民生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还主要依靠更高层级政府的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和社会团体的投入有限。如何加强各级政府的投入以及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投入效率,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村庄、村民和社会团体投入为辅的长效投入机制,确保中西部地区村庄居民生活卫生环境不断改善,既需要不断深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适合中西部地区村庄需要的卫生设施技术。
    关键词:
  • 心系农民、农村改革和发展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关键词:
  • 《工伤保险条例》“突发疾病死亡”条款实施情况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工伤保险“突发疾病死亡”条款涉及伤病间的复杂关系,高待遇的吸引,多角色的立场博弈,同时加之目前政策规定的不明确、不完善,造成了该条款执行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大;对条款内容的较多争议,也引发了一定数量的行政复议和法律诉讼。本报告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制定“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配套政策,提高可操作性,减少认定差异化结果;加强部门间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劳动保护,提高对“突发疾病死亡”情形的预防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突发疾病死亡”的待遇支付政策,建立梯级待遇标准,以避免待遇悬殊造成的逆选择。
    关键词:
  • 城市化发展的延伸: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考察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在中国城镇化浪潮的不断推动下,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对象和以村庄为主要居住地的农民,不仅职业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领域进入非农生产领域就业,而且伴随着职业改变,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进入城镇,实现了从农村居民到城镇居民的身份转变,这其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引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关键词:
  • 我国职业病群体的工伤待遇保障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现有数量较大的职业病患者。虽然国家和各地政府已建立了多种保障渠道,解决职业病人员的医疗及生活问题。但是由于有些渠道不稳定,保障水平较低,对于一部分职业病人员来说,依然无法得到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工伤保险、用人单位的保障责任,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确保职业病人员人人享有工伤保障权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