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赵敏娟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陕西兴平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自然资源经济管理、公共政策经济评价、农村区域发展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Land Use Policy、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cological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
    史恒通赵敏娟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剧为各区域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带来了难题。虚拟水贸易战略正是各区域通过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来解决水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问题。本书在测算近几年陕西省渭河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测算体系,并实证分析了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导论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的意义、内容、研究方法等。本研究以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为研究对象,在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约束下,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在测算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大小的基础上,探究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非市场价值,并实证研究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个核心概念,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清晰定义和解释。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和非市场价值两个概念主要对应非市场价值评估的部分,虚拟水贸易足迹这一概念主要对应虚拟水贸易足迹的测算部分。另外,本文还回顾了已有的研究理论基础。其中,福利变动的测量、支付意愿以及选择实验法主要对应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部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对应虚拟水贸易足迹的测算部分。
    关键词:
  •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虚拟水贸易理论框架构建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分别从流域虚拟水贸易战略视角下的水资源管理响应方案和流域内关于农业水价的讨论两个方面分析了纳入非市场价值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响应方案。在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战略视角下的水资源管理响应方案中,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关于农业水价的讨论方面,由于国家(地区)的农业政策发生了严重扭曲,或由于虚拟水贸易出口悖论的产生,国家或地区层面需要制定响应的水价政策。
    关键词:
  • 中国粮食生产水足迹现状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有关粮食生产方面的数据,结合粮食水足迹和虚拟水的基本概念的算法,对2014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水足迹以及区域虚拟水流动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粮食生产空间差异显著;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差异明显,粮食生产水足迹和粮食水足迹均有所减少;区域之间粮食虚拟水流动显著。
    关键词:
  •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研究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而对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很难直接进行分析,所以本文分别从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和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 纳入非市场价值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响应方案设计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首先讨论了在不考虑非市场价值时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响应方案,即各行为主体对该方案应有的响应策略。其次,如果将非市场价值纳入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研究后,其响应方案应该在流域水资源配置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最后,针对农业水资源市场价格和水资源非市场价值之间的关联, 本文对农业水价的修正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 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 首先,完善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机制。其次,从公众参与视角引导居民参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第三,编制流域虚拟水贸易战略规划。最后,完善流域水资源配置政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