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孙中锋
机构: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个人简介:安徽蒙城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暂无内容
  •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养老服务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农村人口比重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社会保障程度低是当前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的主要表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流动与迁移、新一轮的美好乡村建设等诸多因素使农村老龄人口比重高于城市,农村养老压力高于城市。依据对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在对全省12个县的调研基础上,笔者认为,解决当前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龄化及养老服务问题,必须要清楚未来农村老龄化发展趋势:①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农村在未来一定时期仍将处于发展不足的状况,包括老龄化保障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负担仍然是巨大的;②村落仍是农民尤其是农村老龄人口生产、生活、娱乐的空间,农村养老体系的制度设计仍然要立足于村落;③未来(5~10年),全国大部分农村老龄化问题的主要矛盾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问题,“提标”的制度设计可以先行在部分发达地区施行。
    关键词:
  • 安徽省民生发展状况测算分析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工作。应客观衡量和评价民生发展现状和问题,以便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从居民民生、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四大方面构建安徽省民生指标体系,以量化的方式对安徽省2009~2012年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数据显示:安徽省民生发展状况逐年改善,在居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提升最为明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均有提高,但社会安全不容乐观,环境保护仍需加强。
    关键词:
  • 改革开放40年安徽人口发展变化及展望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安徽省人口发展变化巨大,人口控制工作逐步深入和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0年来,安徽省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控制显成效;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市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呈现新特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未来安徽省将在“人才强省”“健康安徽”战略下,稳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
  • 安徽省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分析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在分析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动力机制之后,把安徽省城市化水平通过MAPGIS软件进行空间表达,把城市化数据赋值于区块图元和点图元进行工程制图,通过空间分布图和空间插值图分析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扩展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江南城市化水平较高于皖北水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化水平高于安徽省其他地区,同时形成由淮南、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的城市化水平点状扩展辐射模式向淮南-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的两轴扩展辐射模式,逐渐形成“三角形”的网络式城市化水平辐射趋势,同时也接受长江三角洲区域对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 安徽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关怀项目基线调查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心理适应能力受到挑战、生活照顾不足、有效组织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对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怀和帮扶政策,准确了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基本现状和现实诉求,为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帮扶提供现实指导,本文对全省66个社会关怀项目县的部分目标家庭开展了基线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这些特殊家庭的基本需求和主要特征,并据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
  • 合肥市“十四五”时期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人口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准确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人口政策的制定。本文基于合肥市现有人口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趋势外推法、城市出行半径模型法以及SPSS软件、人口预测软件等对合肥市“十四五”时期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合肥市户籍人口将达到819.49万人。对两种预测模型所得最终结果取平均值,得到2025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019.31万人。合肥市人口结构转变为老龄化社会的同时中心城区人口也将突破500万人。由此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导致合肥市人口发展与需求差额较大、人口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趋紧、基本公共服务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加大。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如下建议与对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