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安徽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关怀项目基线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
孙中锋 周文静 王蓉蓉
出版日期:
2015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2075字
所属图书:
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心理适应能力受到挑战、生活照顾不足、有效组织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对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怀和帮扶政策,准确了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基本现状和现实诉求,为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帮扶提供现实指导,本文对全省66个社会关怀项目县的部分目标家庭开展了基线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这些特殊家庭的基本需求和主要特征,并据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关怀基线调查

作者简介:

孙中锋:安徽蒙城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文静:周文静,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蓉蓉:安徽合肥人。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人才与国际迁移、独生子女代的人口问题、区域人口与公共政策等。近年来,主持“海外人才回流与社会适应”“城镇化进程中安徽农村人口变迁与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研究”“‘十二五’安徽省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分析”等省部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讲授的课程主要有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人口分析技术、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文章目录
·引言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基本状况
  • (一)独生子女因病去世比例最高,其次是因意外安全事故死亡
  • (二)家庭不完整现象较为突出,丧偶比例很高
  • (三)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数高于城镇
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
  • (一)目标群体中无固定职业者较多,生活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 (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享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城乡差异较大,城镇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覆盖比例不高
健康及照料状况
  • (一)过半调查对象患有慢性疾病,做家务、行走和上下楼梯是其面临的主要生活困难
  • (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父母更需要他人照料,陪同看病和帮助购物或搬运重物是其主要需求
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
  • (一)八成以上失独父母生活可以自理,但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面临的生活和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城镇
  • (二)社区联系频率较低,服务供给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需求不吻合
  • (三)七成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愿意接受“一对一”服务,中年志愿者更受欢迎
心理慰藉与社会支持
  • (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获得亲戚和配偶帮助最多,最担心老年无人照料问题
  • (二)遇到烦恼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自我封闭和自我解决的比重较高
·社会保障需求较强,但需求层次不高
相关建议
  • (一)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问题
  • (二)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的长效保值机制
  • (三)在依托并充分利用普惠型福祉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爱
  • (四)成立特别扶助对象志愿者服务队,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之间的关爱对接
  • (五)充分发挥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中心)功能,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健康服务
  • (六)积极开展亲情关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