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媛
机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个人简介:

语言学硕士,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2010年以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中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王媛 刘娜娜 胡耀岭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21世纪是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时代。自1999年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8亿人,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6.15%,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25亿人,人口老龄化率将快速升至31.12%,中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和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双重影响下,未来养老基金收支缺口问题将异常突出。本书应用过程控制理论和时变动态平衡理论,将养老资源置于包含人口、社会、经济等要素的总体框架内进行统筹分析,系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养老资源供给需求变动特征,探寻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运行机理和传导机制,建立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模型,实证研究不同方案下的养老资源供需平衡状况以及养老资源达到供需动态平衡所对应的参量指标。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的基本路径。本书还专门对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参量指标设置欠规范、运行理念缺乏整体性和统筹性以及投资环境不利于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本结论是:在征缴收入和财政补贴难以挖潜的情况下,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将是增加养老基金收入的重要途径;养老金可以通过储蓄进行积累,但养老服务只能由当期劳动就业人口提供;在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乏力背景下,更需注重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在政策体系建设上,迫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由国家承担养老保险转制成本,尽快落实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政策;二是归集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管理;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督管理,实现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 中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研究绪论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中国是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政策还很脆弱,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偏负面的,人口快速转变所带来的巨大银发浪潮使中国经济社会面临更大风险。
    关键词:
  • 中国人口老龄化历史、现状及未来变动趋势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转变开始步入第三阶段,呈现出明显的低出生、低死亡、人口低速增长的“三低”特征。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双双下降以及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延长,使得高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和低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出生高峰人口逐渐步入老龄行列,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快速扩大,人口老龄化水平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关键词: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参量指标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1997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受制度转轨和参数指标选取等因素影响,当前养老资源相关政策存在着一些掣肘养老事业发展之处,这不仅会影响未来养老资源需求,还将给养老资源供给能力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全面梳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制度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法定退休年龄等养老资源供需参量指标,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实现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关键词:
  • 我国养老资源供给需求要素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关键词:
  • 我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运行机理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本研究所指养老资源包括养老经济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两部分。让老年人生活能有所依靠并不仅仅是用钱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看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此时,主要体现两个平衡:一是纵向平衡,参保人在退休后能够得到与当年缴费贡献相对应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横向平衡,工作一代有能力为退休一代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在实现养老金收支平衡基础上,保持经济适度发展,促进代际基本公平。
    关键词:
  • 我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模型与参量选取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养老资源供需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关系及动态平衡运行机理,应用过程控制理论和时变动态平衡理论,建立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模型,具体分析保持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所需的参数条件,定量研究各参量指标变动对养老金收支和养老服务供需的影响,为探寻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 我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证测算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未来人口发展和老龄化趋势基本确立,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各项参数指标变动将对养老资源动态平衡产生直接影响。应用第六章推导得出的动态平衡模型,对各单项指标分别取值和对多项指标取值进行组合,测算养老基金收支和养老服务供需情况,具体分析保持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所需的参数条件,定量研究各参量指标变动对养老基金收支和养老服务供需的影响,为探寻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 我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路径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独调整某一参量指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需要对多项参量指标进行优化和综合调整。通过对提高养老资源供给能力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和做法,探寻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路径,为有效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政策体系服务。
    关键词:
  • 我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政策支持体系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以积极心态张开双臂迎接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不可否认,人口快速老龄化也直接导致了劳动力供给量减少、消费储蓄水平下降和社会抚养比上升,这需要以经济社会相关政策分析为核心,构建与养老资源供需平衡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解决养老基金收支缺口和养老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实现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关键词:
  • 中国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研究主要结论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本研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探索实现养老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所需的参数条件,并对养老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多维度分析,计算不同方案下的养老资源供给能力,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对养老资源供给的影响,寻求提高养老资源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