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秦晓
机构: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个人简介:

1947年4月出生,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博源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兼职教授,多家国内外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中信实业银行董事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1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主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关经济学、经济管理和社会转型方面的论文并出版了专著。

  •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对中国来说,现代性转型已跨越了三个世纪,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的“现代 性方案”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识、定位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可能对人类“现代性方案”作出贡献的愿景。
    关键词:
  •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当前,在国内关于“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中,“现代化”是一个更为普遍使用的主题词。这一叙事版本将“当代中国问题”视为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这一进程的主线,而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则被看作经济发展过程中派生的、最终由经济决定的问题。
    关键词:
  •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用现代性转型这样一个命题来表述当代中国问题,实际上它也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现代性不是一个时间逻辑,它有特定的内涵和指向。现代性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以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宪政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的转变。
    关键词:
  • 是制度缺陷,还是制度创新——对“中国模式论”的质疑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从广义上讲,“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现代性社会构建的目标和路径,即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现代文明秩序。本文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讨论的重点不是经济结构而是经济制度,即市场机制中政府的职能。
    关键词:
  • 去意识形态化 回归普世价值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如工业化程度、城镇化率、人均GDP等,这些经济、物质指标是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的标志。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核心价值观支撑的、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为制度架构的现代民族国家和社会形态。
    关键词:
  • 秉承普世价值 开创中国道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之争,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关键时刻的一次具有方向性的重大交锋。对此,公共知识分子不应沉默,要用自己的良知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
    关键词:
  • 国家现代化的演进:一个企业的视角——兼议招商局历史上的几度辉煌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本文研讨的主题是“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将一个企业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并列,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招商局为此而感到自豪,我们也愿意探究其背后的深层逻辑。能将二者并列,必然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招商局的发展历程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与其他企业的发展有不同之处,惟其不同,所以少见。而找到这些不同之处,也许就能发现二者相联系的背后逻辑。先介绍对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和招商局的特殊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阐述招商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 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中国现代性转型已跨越了三个世纪,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的“现代性方案”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可能对人类“现代性方案”作出贡献的愿景。
    关键词:
  • 蛇口基因遗传者的现代性思辨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招商局带给中国社会转型,或者说是带给中国现代性走向的关照,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作为。从蛇口实验导出的改革精神逐步演化为中国千万企业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诉求,只是中国从30年前的经济困顿和社会危机中走出的第一步。中国依然需要持续改革,也需要持续改革的国家哲学试验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一个新蛇口,一个新的招商局。
    关键词:
  • 提出“现代性转型”命题的思考背景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本文的主题是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里所讲的社会转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指建立一个以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这一历史的进程不应被引导到“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上,因为在中国的语境中现代化即是“民富国强”,它的内涵主要是经济和物质的指标,而价值体系和制度安排则被抽离。经济增 长的奇迹只能称为“中国故事”,而“中国模式”的形成则须以社会转型为标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