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邓大才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个人简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第1卷·华南区域第1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本书收录了四份村庄调查报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岩镇山池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坪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形态与实态调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鹭乡白鹭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分别从宗族由来与村落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六个方面,充分而完整地阐述了龙池村、坪村、呈坎村、白鹭村等四个宗族村庄的传统形态、变迁与实态。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卷·村庄类第2卷·华南区域第2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上岳村、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宗族由来与发展、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4卷·村庄类第3卷·华南区域第3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福岭村、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新城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双江镇枧村四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9卷·村庄类第8卷·长江区域第1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第8卷,从这一卷起,调查对象从华南区域转向了长江区域。本书收录了鄂西余家桥村一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长江区域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6卷·村庄类第15卷·长江区域第7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第15卷,调查对象为长江区域的典型农村。书中收录了湖南常德市汉寿县沧港镇东乌珠湖村和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林头镇张保村两个典型的自然村庄,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长江区域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3卷·村庄类第17卷·华南区域第9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第17卷,调查对象为华南区域的典型农村。书中收录了闽南梅林村、闽中廷坑村和和粤北夏阜村三个典型的自然村庄,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华南宗族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卷,村庄类第5卷·华南区域第5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书收录了安徽歙县雄村乡雄村、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三溪村、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三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4卷·村庄类第19卷·长江区域第9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书收录了《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课题遴选的两篇调查报告。本书在遵循“中国农村七大区域学说”的基础上,以长江区域的江西省都昌县三汊港镇港头行政村胡家坝自然村和湖北省荆州石首市调关镇石戈垸赵家咀自然村为田野点,从村庄由来与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分别记述了“长江小农”的典型案例。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2卷·村庄类第11卷·长江区域第4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第11卷,调查对象为长江区域村庄。书中收录了四川广安市岳池县罗家坝村和江西上饶市余干县梅港乡塔湾村两个典型的自然村庄,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长江区域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4卷·村庄类第13卷·长江区域第6卷)
    徐勇 邓大才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第13卷,调查对象为长江区域村庄。书中收录了四川新繁县曲水村和重庆市荣昌区清江镇雷河坝村两个典型的自然村庄,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长江区域村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画卷。
  • 胡家坝村的由来与演变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胡家坝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首先,本文从村名、姓氏、村民三个角度介绍了胡家坝的由来与形成。其次,本文以1949年为界阐述了胡家坝所在地的建制沿革,1949年前胡家坝所在地建制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1949年后胡家坝地域建制大致经历了初设区、乡制、乡管行政村的调整。最后,本文介绍了胡家坝的当下概况。胡家坝是三汊港镇港头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落,受人口流动影响,目前胡家坝原著村民分散在港头行政村各小组。
    关键词:
  • 胡家坝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自然环境对胡家坝村的影响。首先,就自然地理而言,胡家坝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由低丘、低山、平原、泥潭组成,土壤资源以肥力较低的紫色土为主;胡家坝自然交通便利,但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其次,胡家坝临近港河,由中和塘、乌龟塘、小麻塘三大河塘和数条沟渠构成水系网,村内有水井。再次,胡家坝主要种植水稻,稻作各环节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也存在邻里互助分工和地主招聘分工。然后,胡家坝呈大杂居、小聚居、分散居、朝阳居的居住特点,村民一般望田而居、依水而居、傍道而居、靠庙而居。最后,本文介绍了胡家坝村的自然变迁与实态。
    关键词:
  • 胡家坝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过去胡家坝村“长江小农”的经济形态与实态特点。首先,本文就耕地、水权、房屋、山地、土地买卖、土地租佃、土地典押等内容考察了胡家坝产权状况及关系;就经营单位、分工及其关系介绍了胡家坝的经营状况及关系;从交换街道、交换场所、交换组织三方面考察了胡家坝交换活动及其关系网络;就分配单位、分配决策、分配内容、分配关系介绍了胡家坝的分配状况及关系;就消费单元、内容及惯性考察了胡家坝的消费状况及关系;从继承权、继承物、继承方式、分家关系四方面考察了胡家坝继承活动及关系。其次,本文介绍了胡家坝经济变迁轨迹及实态。
    关键词:
  • 胡家坝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过去胡家坝村的社会形态和实态。首先,本文从以家户为单位的血缘主体和血缘关系状况介绍了村落血缘形态;从地缘距离差异和地缘关系状况介绍了村落地缘形态;从水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表现的业缘关系介绍了村落业缘形态;从信缘单位差异和信缘关系状况介绍了村落信缘形态;就家户内外部交往情况介绍了村落交往关系;就流动单位、原因及关系考察了村落流动关系;就家族、职业、利益、财富、声望分化状况考察了村落群体关系;就家庭内外部冲突表现考察了村落冲突关系;就家庭内外部保护关系考察了村落保护关系。其次,本文介绍了胡家坝社会变迁轨迹及实态。
    关键词:
  • 胡家坝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过去胡家坝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首先,本文从祠堂、家谱、祖屋、祖坟、孝道五个方面介绍了村落崇拜形态;就经验思维、务实思维、平均思维、规则思维考察了村落思维形态;从生育、生产、生活、社会、政治、人生六个方面介绍了村落态度形态;就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考察了村落习俗形态;从家庭、家族、学堂三个方面介绍了村落规训形态;从节日娱乐和日常娱乐两个方面考察了村落文娱形态。其次,本文介绍了胡家坝文化变迁轨迹及实态。
    关键词:
  • 胡家坝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阐释了过去胡家坝村稳定的治理形态与实态特点。首先,本文就政治治理概况、主体、内容与方式考察了村落政治治理形态;从村落治理主体、内容、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村落整体治理形态;就家户治理主体、内容与方式考察了村落家户治理形态;从家族和家亲两个方面介绍了村落亲族治理形态;从能仁庙、福主庙、土地庙入手考察了村落信缘治理形态;从交易治理和集市治理两个方面介绍了村落业缘治理形态。其次,本文介绍了胡家坝治理变迁轨迹及实态。
    关键词:
  • 胡家坝村治理形态研究简介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挑选田野点的经过及其在田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对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关键词:
  • 胡家坝村调查日记 (节选)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摘录了调查人在胡家坝村进行田野调查时的部分日记,展现了调查者的调查感悟和乡村细节,以便读者加强对胡家坝村发展现状的理解。
    关键词:
  • 赵家咀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本文介绍了赵家咀自然村的由来与演变。首先,本文从村名、姓氏、村民三个角度介绍了赵家咀的由来与形成。其次,本文以1949年为界阐述了赵家咀所在地的建制沿革。1949年前赵家咀所在地建制最早可追溯到西晋太康元年,1949年后赵家咀所在地建制经历了建立行政村组、组建生产合作社、组建人民公社、撤区并社、撤社设区建乡、撤县设市的调整。再次,本文介绍了赵家咀的当下概况。赵家咀是石首市调关镇石戈垸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落,拥有耕地面积约300亩,其有高有低的田地创造了独有的“旱涝保收”地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