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虎祥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

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

    暂无内容
  • 社会认同的重建:社会心态与预期引领
    出版时间: 2020年03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我国实现了主权独立和经济自主,并由此开创了迄今7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始终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国家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正是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民生改善、治理优化,人们的社会心态也经历了剧烈的变动,并由此直接影响到不同时期社会认同的建构。在本章中,我们将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变迁实践中社会心态的演变过程,展现人们社会认同的变迁实践,并围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重建社会认同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
  • 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企业家感受度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营商环境改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上海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在改革营商环境中锐意进取、先试先行,取得了积极的成就。正基于此,本研究从企业感受的角度着手,通过企业问卷调查与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在展现当前上海营商环境的现实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为上海今后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相对于国内外领先城市,目前上海营商环境总体处于较好水平,但仍有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的空间,尤其是在着力改进人才引进及配套服务、政府行政审批及其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
    关键词:
  •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孕育了浓郁的志愿文化,培育了积极的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志愿者倦怠,志愿者保障不足,双向渠道不畅,公众对志愿服务了解不够,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未来上海志愿服务要不断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制度化、组织化、社会化、信息化、项目化建设,并积极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凸显社会价值。
    关键词:
  • 公共性的想象与社会力量的生长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市场化、全球化以及新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在经济社会转轨与体制转型的推动下,社会结构加速分化并重新整合,由此促成了社会力量的生成与发展,新兴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社会组织以及线上线下的共同体等社会力量逐步呈现并发展起来。在这些社会力量的生长与实践过程中,制度与生活相互交织,合力推动了新时期社会公共性的建构。可以说,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相类似,我国社会力量的生长方式迥异于西方社会力量的成长。基于此,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考察不同形式社会力量的生成方式来讨论当代中国公共性的建构,并与西方社会力量生成模式相比较,以探索我国社会力量生长的模式及其内在逻辑。
    关键词: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民生民意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和特征。研究发现,上海民生民意发展的整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客观民生与主观民意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但前者略高于后者,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在推动新时代民生建设中已经取得丰硕成果。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上海民生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如劳动者的工作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医疗服务与价格仍不合理、公共文化覆盖面不均衡等。与之相应的,市民在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和社会信心等主观民意方面也存在着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上海的民生领域亟须在提升劳动者工作质量、优化居民收入结构、丰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品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
  • 营造适合于创新创业的上海社会环境的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从理论上看,创新创业活动虽然是微观的社会过程,但同时有赖于创新创业社会生态的完善与优化。近年来,结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中,着力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的政策空间,在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的同时,也动员市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由此形成了创新创业积极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上海的创新创业环境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体现为:创新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社会生态支撑力度有待加大、商务成本过高导致创业成本持续上升。展望今后创新创业的发展进程,上海应该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推动现有政策规定落实、构建创新创业者社会网络以及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着手改进,以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社会生态。
    关键词:
  • 构筑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增强志愿服务惠民功能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作为基层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也是共享共建社会治理的实践平台。2016年以来,上海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以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为重点的工作要求,以市政府实事项目为抓手,在推进基层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和拓展了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极大地推进了上海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也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 改革再出发:“十三五”以来上海社会发展评价与预测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十三五”规划实施两年多来,上海社会发展整体状况持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社会民生,市民的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等主观感受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展望“十三五”后半期的发展,上海面临深度老龄化、新旧“二元结构”叠加、经济风险传导并引发社会矛盾、特大城市管理及风险易发多发以及社会持续分化、社会组织引导和管理等挑战,需要在夯实社会民生基础、处理好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控制好城市矛盾与风险、激发社会活力及促进城市认同与社会融合、营造开放宽和的社会心理场等方面着力加强工作。
    关键词:
  • 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的探索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在新时代,城市社区如何推进服务与治理并顺利实现转型与发展,一直以来就是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在“同心家园”建设持续推进实践中,着力打造“宜居石泉”的品质与内涵,在社区更新、公共服务乃至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推进创新探索,并由此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路径与实现方式,主要体现在社区微更新、社会协同提升、线上线下联通、智能化治理及以激发社会活力、坚持党建引领等方面,对正处于快速转型过程中的街道社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