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卢玮静
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个人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博士后出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公益与筹款、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社区治理、项目评估、社会组织国际化等。

    暂无内容
  • 行政依附、资源依赖还是合作伙伴——政府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政府购买作为社会治理体制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手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会在政府购买过程中发生变化呢?本文通过分析同一地区助残领域内四个典型案例来研究这一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政府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存在着行政依附、资源依赖和合作伙伴三种关系状态;(2)二者关系的差异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过程中的互动状态:一方面,社会组织在购买过程中,其对内在使命价值的坚持程度、专业能力的差异,会影响社会组织把控资源的能力,建构不同的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开放支持程度也十分重要,若运作不当,在政府购买中资助方和被资助方之间容易呈现非对称的依赖关系,会产生社会组织使命偏移的风险。
  • 2023年广州市数字慈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12月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化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慈善的发展趋势势不可当。在此背景下,区域互联网募捐平台如何能够结合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色打造区域慈善生态,带动整体区域数字慈善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广州市依托广益联募平台形成以点带面的全域数字慈善生态,助力整体区域数字慈善发展。一是搭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渠道,营造整体可参与的慈善氛围,让慈善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让“人人慈善”成为可能;二是对公益慈善领域的行业治理培育,即平台与公募组织之间分工协作,明确各自的权责关系和责任主体地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支持当地的公益慈善组织和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区域整体的公益慈善协同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三是区域慈善组织数字化信息建设是基础,深度嵌入运用才是关键。在形成区域数字慈善生态的同时,也面临数字化信息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受限于系统化的数字思维、慈善组织缺乏激活长期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和人才队伍缺乏等挑战。建议未来能够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慈善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进一步激活区域慈善组织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和注重区域慈善生态建设,促进区域慈善资源的良性配置和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