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陈金华
机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个人简介:福建永定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安全管理、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管理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学术著作2部。目前主要关注:旅游资源开发与安全管理、海岛旅游、遗产旅游、湿地旅游、旅游地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理论与实践等。
  • 华侨华人与侨乡发展
    方旭红 侯志强 陈金华 叶新才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中华民族有着热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文化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华人在海外奋斗的同时也不忘回报乡梓、建设家乡。中国梦以一种精神动力和凝聚力,将推动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强盛而不断奋斗。中国梦将升华华侨华人的恋乡之情,将他们的发展与侨乡的发展建设紧密结合。本研究秉持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实地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式,通过探究华侨华人与侨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关联,归纳华侨华人对侨乡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在华侨华人影响下侨乡发展的地域差异和重点侨乡发展模式的异同,探讨华侨华人在侨乡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并就侨乡发展的政策保障提出具体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2)华侨华人引导侨乡发展的多元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第一,华侨华人与侨乡经济发展。首先在梳理华侨华人海外移民历程及其与侨乡的形成和演变关系、回顾华侨华人与侨乡历史关联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通过他们的资本、技术,对侨乡经济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消费经济的形成和壮大、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优化所做出的贡献。第二,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发展。探究华侨华人在侨乡社会结构的演化,诸如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演化所起的影响,华侨华人在侨乡社会管理的变革,侨乡教育、慈善,以及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事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三,华侨华人与侨乡文化发展。探究华侨华人对侨乡建筑风貌、民俗、艺术、语言、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华侨华人对侨乡旅游业发展、侨乡独具特色旅游资源的形成,以及侨乡旅游消费、旅游形象推广的助益等问题;考察华侨华人对侨乡文化资源保护所做出的贡献。(3)侨乡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分析。主要是建构侨乡发展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在华侨华人影响下,侨乡发展的地域分异的特征及其原因,考察这种地域发展差异与华侨华人的相关性。(4)典型侨乡发展模式比较。通过文献阅读和侨乡访谈调研,结合所选择12个侨乡的发展实践,将重点侨乡发展模式归结为晋江模式(沿海老侨乡的转型模式)、开平模式(旅游转向发展模式)、青田模式(沿海发达地区山区侨乡发展模式)、瑞丽模式(边境侨乡发展模式)和容县模式(资源向产业联动转型发展模式)。(5)“中国梦”背景下侨乡差异性发展模式。主要是“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视角下侨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即如何借“中国梦”之势,发挥侨乡先导作用;借华侨华人之力,拓侨乡振兴之路;借社会转型机遇,促侨乡繁荣发展;借侨乡乐土,共筑华侨华人“中国梦”。并提出传统侨乡和新侨乡的发展思路。(6)“中国梦”背景下侨乡发展的保障措施。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等探究华侨华人在侨乡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及保障措施,并就如何发挥华侨华人优势,实现侨乡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 《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研究》绪论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本文讨论了华侨华人对侨乡城市转型的影响。华侨华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侨乡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们对产业结构调整、资本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社会影响、文化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侨乡是华侨华人实现“中国梦”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城市转型的机会,侨乡可以利用华侨华人、侨汇、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引进,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持续增长。此外,华侨华人对侨乡的教育、慈善等公共事业也产生重要影响。学界对华侨华人与侨乡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推动侨乡发展。
    关键词:
  • 华侨华人引导侨乡发展的多元分析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本文探讨了海外华侨华人对侨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华侨华人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广泛人脉为侨乡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活力,而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则推动了侨乡企业的转型升级。华侨华人还促进了侨乡教育、慈善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成为侨乡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建筑、民俗生活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 侨乡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分析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本文研究了县域尺度下侨乡的科学发展能力,并建立了评价体系。文章分析了经济、社会、人口等多个子系统对侨乡科学发展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所选侨乡分为四个层次。同时,文章探讨了华侨华人与侨乡发展的关系,指出华侨华人数量和联系程度对侨乡科学发展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文章指出同一个省的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侨乡科学发展能力的差异。
    关键词:
  • 典型侨乡发展模式比较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晋江市和青田县的侨乡发展模式。晋江市通过政府服务企业转向服务社区,培育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构建五个体系,获得了全省“第三届文明城市”称号。同时,政府重视文化产业,企业挖掘企业内涵文化、创新文化,形成人人都想创新的环境氛围。青田县则通过依托华侨华人全球网络与跨境电商建立侨乡商品城、打造侨乡金融升级版、整合侨乡遗产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等方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介绍了侨乡发展的新路径和思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