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彩华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简介:

女,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201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资助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研究与政策所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老年社会学、城乡社会治理。代表论文有:《西方老龄社会学:渊源、演进与流派》《美国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村庄”模式的发展及启示》《新中国70年农村残疾人照护政策:发展路径与经验启示》等。

  •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案例与启示
    张彩华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在家族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发育不足、独居老人面临养老困境的多重背景下,村庄互助养老的幸福院模式诞生。本书以对幸福院模式发源地的深度个案研究为主,辅之以其周边县区幸福院推广案例及与美国农村互助养老“村庄”模式的对比研究,提出从不同领域主动构建有利于养老方式可持续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的观点;并总结了幸福院及“村庄”模式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发展走向的政策启示。
  • 农村互助养老的幸福院模式研究简介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概况。首先概述了目前学界关于农村家庭养老困境、互助养老的研究成果;其次阐述了“互助养老”“在地养老”等相关概念;最后描述了此次研究的主题、内容、方法等。
    关键词:
  • 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情境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介绍了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情境。首先概述了晚清以来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历史变迁;其次描述了调查地点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回顾了当地传统家庭养老的变迁;最后叙述了当地传统养老模式的问题以及学界的相关观点。
    关键词:
  • 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产生的制度与实践空间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困境,从侧面呈现互助养老产生的政策和实践空间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首先阐述了我国涉及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保障政策以生存型为主,缺乏照料型、服务型;其次描述了农村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困境;最后叙述了法律对家庭养老的约束较弱使得老年人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等需求难以满足。
    关键词:
  • 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产生与组织管理机制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介绍了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产生和组织管理机制。首先通过调研和对当地村支书的采访描述了幸福院建立的过程和每一阶段遇到的困难;其次叙述了幸福院的组织管理机制,包括老年人自我管理的组织结构、类机构养老的刚性管理等方面。
    关键词:
  • 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互助机制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介绍了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互助机制。首先描述了互助养老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其次叙述了幸福院互助养老出现的冲突与排斥,以及各方的应对方式;最后通过个案分析了互助养老关于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的困境,总结了互助养老的优势与缺陷。
    关键词:
  • 乡村居家互助养老的域外案例及启示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将互助养老的幸福院模式与美国“村庄”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描述了“村庄”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其次以13个“村庄”的数据为参考,叙述了“村庄”模式的组织运行情况;再次将“村庄”模式与幸福院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总结了“村庄”模式对互助养老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 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探讨了互助养老幸福院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首先叙述了该模式如何在政策支持下进行推广与发展;其次描述了该模式推广过程中的自我调适与非预期政策后果;最后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该模式推广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
  • 农村互助养老的幸福院模式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结论和启示。首先叙述了此次研究的主要结论,如家庭养老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基因与互助养老的基础、农村互助养老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及当代调试等;其次阐述了农村互助养老及农村养老发展的政策启示,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转型、机构养老的专业化和类机构养老的社区化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