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敏
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个人简介:

男,1982年7月出生,汉族,社会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0~2009年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就读,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政策与港澳社会。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等6项部级及市厅级课题研究,获市厅级以上表彰成果3项,其中1项成果获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在CSSCI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丰裕社会的贫困及其治理
    刘敏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伴随丰裕社会的来临,中国内地的绝对性、发展性贫困问题得到有效克服,相对性、结构性贫困问题却逐渐凸显,对于前者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于后者我们理论研究和政策应用的经验尚不多。与传统社会的贫困相比,丰裕社会的贫困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致贫原因更加复杂、扶贫难度更大。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在形式上以相对性贫困为主,在分布上体现为集中性贫困,在性质上属于结构性贫困,在扶贫策略上侧重存量式扶贫。本书以香港为例深入探究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模式,希冀为廓清和解决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 社会资本与多元化贫困治理
    刘敏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一直以来,政府主导的救助式减贫体制是中国城市减贫的主要模式。这一体制由政府全面主导,采取官办的形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或补贴,强调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虽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城市减贫的重要策略,但“社会参与”往往止步于一项项零散的个体行动,而未能看到其真正的力量源于公民制度化参与和社会组织协同化治理所带来的政策创新。本书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深入探究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提出应适时改变政府绝对主导、强调收入援助的传统城市减贫政策,发展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协同参与,关注社会资本投资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将一项项零散的献爱心行动汇聚为组织化的公民慈善力量,为穷人构建多重社会安全网,从根本上提升其参与经济、融入社会的能力。本书在三个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首先,探究新型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目前城市贫困研究的关注点多在政府主导型减贫,而对于社会参与型减贫和社会资本建设的关注相对较少。本书探究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在反思政府救助式减贫体制的基础上,探究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参与以及投资社会资本的多元化贫困治理路径。其次,将社会资本理论系统导入城市贫困研究。贫困问题与社会资本是国内社会学研究的两个重要主题,但两个领域的研究明显缺乏借鉴和融合。贫困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关注较少,专门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贫困问题的研究也较少。本书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研究社会资本的减贫效应及其影响机制。这不仅拓展了贫困研究和社会资本研究的广度,而且对于促进两个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最后,提出了贫困治理模式转型、社会资本减贫效应、社会资本双重建构等富有见解的命题。贫困治理模式经历了从“物质资本导向的救助式减贫”到“人力资本导向的开发式减贫”再到“社会资本导向的参与式减贫”三个阶段的转型。作为社会性资源,社会资本不仅能缓解经济贫困更能促进社会融入,从而构成减贫的关键性力量。与西方国家建设社会资本主要依靠社会建构不同,中国投资社会资本需同时导入国家与社会力量,进行政治与社会的双重建构。
  • 丰裕社会的贫困及其治理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首先解释丰裕社会的概念,提出新时期精准扶贫的重要课题;其次以香港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 香港贫困问题的历史演变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结合三次经济转型,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香港贫困问题的演化,并揭示香港不断恶化的贫富悬殊偏离“倒U曲线”的现象及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 香港贫困问题的现实图景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从贫困的主要形式、量度标准、分布特征、人口规模、根本原因五个方面,考察香港贫困问题的现状、性质、特点及成因,力求廓清香港贫困的基本面貌及其现实图景。
    关键词:
  • 香港贫困人口分布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分别分析香港社会比较突出的老人贫困、儿童及青少年贫困、失业贫困、在职低收入贫困、单亲家庭贫困等问题,力求廓清香港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
    关键词:
  • 香港的贫困救助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首先回顾香港贫困救助的历史发展,其次探讨香港贫困救助的体系、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最后分析香港经验对内地贫困救助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 香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在评述社会福利模式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度普惠论”,认为香港福利制度已超越了最初剩余福利模式的设计,成为一种不同于西方福利国家、具有香港特色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并从福利目标、福利对象、福利主体、福利水平和福利内容等方面分析香港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构成及特色,探讨香港福利经验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关键词:
  • 香港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机制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考察香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分析香港调节贫富差距的社会机制及其对内地缩减贫富差距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 香港NPO参与贫困治理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以香港为例,分析NPO的发展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探讨香港NPO参与贫困治理的经验对内地扶贫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 结论与启示:丰裕社会的贫困与治理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章从表现形式、分布特点、社会成因、政策范式四个方面总结丰裕社会贫困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香港扶贫的经验及教训对于内地治理丰裕社会贫困问题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 中国城市减贫介绍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中国的城市贫困治理政策正在发生深刻转型,政府绝对主导的传统救助式减贫体制逐渐松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新型治理路径不仅率先进入农村减贫领域,也在近年来逐渐被导入城市减贫政策。这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文本。本章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中导入研究问题,并探讨此项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