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周宇香
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广西桂林人,人口学博士。廉思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社会学,具体包括青年问题和婚姻家庭等。先后参与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国家部委委托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著作3部。

  •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4
    廉思 周宇香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走街串巷的“快递小哥”成为新一代辛勤工作的劳动者的真实写照,他们是新时代城市新青年的缩影。为准确把握新兴青年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委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廉思教授带领课题组对北京市范围内的快递(外卖)小哥群体进行深入调研。此次调研的对象为16~35周岁(即1983年1月1日~2002年1月1日出生)在北京市范围内从事快件/外卖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的青年快递(外卖)服务人员(不包括站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调查自2018年8月启动后,共回收问卷1710份,经筛选甄别后,得到有效问卷1692份,有效率98.95%。课题组同时选取了样本中典型性较高的62个快递小哥进行了一对一深访,拍摄了217张快递小哥工作的照片,并分别召开了快递小哥座谈会、管理层座谈会和基层站长座谈会,深入快递小哥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景进行研究观察,对城市快递小哥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形成了一些重要认识与创新研判。第一篇总报告由调研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组成。总报告《悬停城乡间的“蜂鸟”——城市快递小哥群体调研报告》从快递小哥具有的人群特质、蕴藏的社会功能、承受的风险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读,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意见、建议。综合调查结果,课题组认为,快递小哥是伴随网络经济新业态而产生的庞大就业群体,他们大多出身农村,普遍学历不高,从社会学属性上,应归类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大多数快递小哥而言,职业的非长久性和农民工身份的边缘性让他们的发展陷入困境,但仍有不少人将其视作在大城市寻求生存过渡性的最佳选择。与其他行业农民工有显著不同的是,其工作状态具有独立性(一个人独自配送)、动态性(工作地点不确定)和自主性(随时接单随时下线)的“游牧式”特点,计件制的结算方式和限时配送的惩罚机制形成了“倒逼”的工作节奏,加之新兴业态快递企业复杂的加盟和共享管理模式,使得传统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难以有效覆盖他们,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社会公平感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电商网购平台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功能区块的不断拓展,他们既是现代服务业的推动者以及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者,也是负面情绪的发泄点和潜在矛盾的聚焦点。因此,不能将快递小哥视为单纯的“跑腿工”或“送货员”,他们是本地生活需求与消费产业链进行对接的路由器,是社区生态的基层力量和社会情绪的传输导管。数据分析报告《“蜂鸟”的真实形态——城市快递小哥群体数据分析报告》对快递小哥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权益维护与社会保障、生活质量、社会态度五个方面逐题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做任何深度加工和学术理论解读,保证数据的原本性和鲜活性。专题篇由五篇文章组成,均基于此次调查数据,分别从身份认同、职业歧视、职业流动、人口流动、居留意愿等方面深入探讨快递小哥的生存特征和行为模式。从62篇深访文章中精选12篇文章组成深访篇,通过对典型访谈案例进行采写,从学术留白的维度运用生活史的视角,更鲜活立体地呈现快递小哥的人生经历和跌宕起伏,读来让人唏嘘不已,感动满怀。综合本书研究成果,课题组将快递小哥称为城市的“蜂鸟”。这种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得以“悬浮”停在空中,是唯一能悬停飞行的鸟类。快递小哥穿着不同颜色的快递服,穿梭在城市楼宇和街头巷尾,就像蜂鸟一样“光彩夺目”,他们阳光、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正如蜂鸟的飞行姿态,向往光明前途,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他们也“悬浮”在城市上空,并没有真正落脚在城市,这种“悬浮”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虽然他们的家乡在农村和小城镇,但他们没有种过地,在土地关系和血脉联系上远离故土,不像自己的父辈,他们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去。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障碍下,他们在大城市里也很难立足。因此就整体而言,他们是“悬浮”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另一方面,在工作经历和生活体验上,他们也“悬浮”于既有制度设计之外。体制内的各种保障,由于身份户籍所限,他们不能满足条件;制度外对低收入群体的各项福利照顾,由于其收入高于政策标准,他们也无法享受,他们是制度政策的夹心层。高强度的工作,频繁的跳槽,超时的压力,快递小哥用力拍打着自己的翅膀,游走在城市空间,努力向上流动。计件制的工作方式以及无底薪和少保障的生活,使他们的每一笔收入,都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赚取回来。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在物理空间里沉淀下来,也没有社会网络在城市关系中嵌入进去,只能依靠拼命扇动自己的翅膀,在不断的跳跃中“悬浮”在城市中生存。本书还专门分析了中国青年的整体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回顾了廉思课题组十余年的青年研究历程。
  • 新时代的青年发展挑战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呼唤——写在“蚁族”概念提出十周年之际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青年群体分化加大,类型复杂。从2009年创造“蚁族”概念起,廉思课题组一直关注当代青年的发展变化,共调研了32个青年群体。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分类,从流动范式、社会阶层、交往方式、工作形态、生活需求、消费模式、压力困扰、思想状况等方面描述了青年群体的整体特征。这些特征是认识和判断当代青年、开展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青年群体的快速分化演变,传统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已然很难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青年发展形势,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亟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政治优越、体制优越的一个表现,而且要把政治性上的优越性转化成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中青年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 悬停城乡间的“蜂鸟”——城市快递小哥群体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随着快递业的蓬勃发展和快递员规模的持续增长,快递小哥群体的生存状况和价值倾向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快递(外卖)小哥调查”的问卷数据及深访材料,从人群构成、收入保障、职业发展、生活方式、融入心态、价值判断六个方面分析了快递小哥的群体特征,并认为其蕴含着联结城市区块、提供就业机会、构建熟人网络、促进能量交换等四个社会功能,同时在投诉、超时、计件、赔付、权益等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压力,并基于此提出了五大类20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 职业歧视对城市快递小哥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兼论主观经济地位及社会融入程度的调节作用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随着快递从业青年规模的快速增长,其社会公平感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愈发重要。本文基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快递(外卖)小哥调查”的实证数据,研究了职业歧视经历对一线快递从业青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发现:经历过职业歧视的快递小哥更可能有社会不公感;虽然主观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融入程度的加深能够降低快递小哥认为社会不公的概率,但这两个因素并无法削弱职业歧视经历对快递小哥社会公平感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从职业歧视本身出发,降低甚至消除对快递小哥的职业歧视,从而达到提升其社会公平感、防范社会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 中国进城务工青年婚恋与家庭状况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本文分析了进城务工青年婚恋及家庭的总体状况,包括婚恋观、生育观、家庭性别角色观及相应的婚育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进城务工青年在婚恋及生育养育过程中的鲜明特征和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进城务工青年婚恋观呈现代性、多元化发展,多数进城务工青年持有追求少而优的生育观,家庭性别角色观念现代化,性别平等观念持续强化;初婚年龄明显推迟,存在一定的男性婚姻挤压,婚配模式呈现教育同质婚、户籍类型同质婚、传统“男大女小”等特征,多数青年在流动过程中完成婚姻大事,夫妻共同流动比例高;生育数量集中在1~2个孩子,青年家庭小型化;在养育过程中,父母是青年家庭最主要的照料支持者,子女的教育支出对进城务工青年家庭造成较大压力。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倡导婚恋新风气、规范婚姻行为、降低生育成本、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