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希恩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资深学科带头人,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长期从事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研究,代表性专著有《民族过程与国家》《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20世纪中国的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民族主义》等。

  • 民族理论探新集
    李海红都永浩王希恩 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本书是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的论文选集。全书分“道路、制度和法治”“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族际人口流动和城市民族工作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创新和社会稳定”等六个专题,对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出响应,对会议提出的诸多论点和问题做出研究,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的一次集中展示。
  • 中华民族建设中的认同问题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把分散的多民族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民族建设,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倾向,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多元一体”建设,一方面包容文化和族体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要认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实现国家层面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一个认同问题,要从文化认同上表现出来。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地域和经济等因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讲文化认同之外,还要讲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包括国家认同,也包括利益认同与命运认同。自觉认识和发挥中国民族建设的优势,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努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关键词:
  • 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纲要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可从五个方面推进探索:第一,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的理论预设;第二,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过程的少数民族“五观”实况研究;第三,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历史资源研究;第四,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多维拓展研究;第五,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中和位育”路径探索。各方面之内还可从若干重点深入展开,圈点起来,大致涉及24个重点。
    关键词:
  • 帮成壮和:南宁民族团结进步经验的典范意义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本文基于对南宁三年“创范”实践进行的系统描述,结合南宁的城市精神对“创范”前后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将南宁民族团结进步经验概括为:“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因和致壮,以壮养和。”“帮成壮和”的南宁民族团结进步经验,在广西、全国范围具有明显的典范价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