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施爱东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1968年生,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学术史、故事学、通俗小说研究。代表性论文主要有《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机制》、《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牛郎织女研究批评》等。博士论文《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创立与学术转型——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中心》、博士后出站报告《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

  • 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
    施爱东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本书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学术生态以及学术模式展开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学科定位、田野作业、人才培养、研究范式、学术取向、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但在具体的考察中,本书并未对以上诸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而是从一些具体个案或现象出发,由点及面,条分缕析,试图借以管窥全豹,勾勒整个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现状与走势。作者试图从行业民俗与科学哲学两个视角切入,检讨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发展策略,讨论其经验与困惑。这些经验和困惑既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许多方面也是中国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遭遇的。
  • 西王母的五行属性与唐诗的月宫想象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唐人对于月宫以及瑶池的想象,几乎全由西王母的神格和属性演绎出来。西王母五方属西,五行属金,由此而衍生的属性有五时之秋、五色之白、五神之魄、五果之桃、五微之寒等,这是唐诗月宫想象的基本属性。从唐诗以及唐代笔记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天上月宫的五大要素,嫦娥、月桂、蟾蜍、玉兔、水精和云母,其特性也都不能脱离五行金与水的特性。由于西王母同时具有主刑杀和主长生两种神格,因此,唐人想象的中秋月光还具有辟邪和祛魅等神奇功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