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祝尔娟
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个人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区域海洋经济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曾获市级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专业及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都市圈理论与首都圈战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相关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技术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特别是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主编出版的“京津冀蓝皮书”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文献。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北方银都再兴——天津金融中心的历史、现状与发展》(1996)、《构筑创新高地——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2006)、《利用外资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研究》(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2007)、《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2008)、《全新定位下京津合作发展研究》(2009)、《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2009)、《促进滨海新区与北京产业对接研究》(2010)、《“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研究》(2010)、《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研究》(2011)、《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京津冀发展报告(2014)——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等。

  •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
    文魁 祝尔娟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要在东部地区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大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地区,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蓝皮书”是对京津冀每年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和前瞻性预测的社科咨询类出版物,既有前沿的理论研究,又有现实发展的实证分析、空间分析以及政策分析,对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的理论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主线,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23篇研究报告组成。总报告重点围绕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包括理论前沿、一体化进程、“十二五”发展趋势等;分报告重点围绕京津冀的人口与就业、产业发展、空间演化、城镇体系、差距问题、区域治理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前瞻性预测;专题报告重点围绕“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将要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进行专题研究,包括打造首都经济圈、北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河北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国外首都圈的经验启示等。 本书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作者既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天津行政学院的专家教授,又有来自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天津市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以及河北省政府研究室、河北省发改委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可以说是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有机结合、共同奉献的智慧结晶。
  •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研究进展与理论综述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京津冀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其区域一体化已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相应的理论研究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本文在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理论研究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理论界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与发展趋势、一体化进程及发展症结、战略重点与空间演化、产业升级与区域合作、资源生态与区域协调机制体制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及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专业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主要观点提供线索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 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地区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城市群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世界、国家、区域和阶段等多层视角,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的宏观背景与战略机遇;进而分别对京津冀重化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得出的结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化工业已基本形成产业分工的大致轮廓;制造业结构呈现差异化趋势,产业集中已成为基本趋势,并且正在向优势产业区域集聚。京津冀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加快发展的产业化开发阶段,其中北京处于创新引领、技术产业化阶段,天津处于提升技术、扩大规模阶段,河北处于新兴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本文第四部分提出了加快京津冀重化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