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嬛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个人简介:

(1983~),女,湖北省恩施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讲师。

    暂无内容
  • 凤岭村及刘氏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本报告考察的村庄——凤岭村——位于广东省梅县区白渡乡,笔者于2015年11~12月在村庄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凤岭村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粤东客家村庄,全村位于狭长的山谷中,全村人口均为刘姓,聚族而居,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宗族性村庄。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结构变化,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的村庄在物质形态、社会结构和村落文化上都不断蜕变、演化,难以追寻其传统面貌。比较而言,凤岭村是一个地处山区的村落,全村皆为刘氏族人,且距离城镇区域较远,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时期的村落布局和建筑,为我们研究和探索村庄的起源和发展提供给了很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关键词:
  •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是人类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更为弱小的传统社会,村庄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拥有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生活聚落的形成及其发展形态。宗族村庄的产生和不同房支的扩散较为清晰地展示了自然条件与人类能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村庄发展的影响。本文全面梳理凤岭村及其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
    关键词:
  •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经济形态是一个社会单元的发展基础,经济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决定了社会组织结构的状态。因此,了解凤岭村的经济形态和实态对于了解村庄的变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凤岭村的产权结构、生产经营、消费分配等角度介绍凤岭村经济形态与实态。
    关键词:
  •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传统时期,凤岭村位置偏僻,加上交通不便,处于相对比较闭塞的状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即便如此,凤岭村仍然与外部世界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风云变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经历了极大的变化。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分化、社会保障等角度介绍凤岭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关键词:
  •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广义的乡村文化是指乡村和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讨论的文化是从狭义的角度,限定在精神和非物质的领域,包括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精神领域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以及体育等生活领域的文化。凤岭村属于典型的客家文化区域,虽然近代以来其文化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但仍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传统时期的凤岭村是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社会单元,其运转有内在的机制机理,但是它同时也保持了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维度与外部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联系机制。本文将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规则、治理过程、治理方式等角度介绍凤岭村的治理形态及其变迁。
    关键词:
  • 凤岭村调查小记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本文介绍作者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调查的经历及感悟。
    关键词:
  • 凤岭村调查日记(节选)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乡凤岭村每天工作调研的经历及感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