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凤岭村刘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作者:
杨嬛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41页
报告字数:
3961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4卷·村庄类第3卷·华南区域第3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传统时期,凤岭村位置偏僻,加上交通不便,处于相对比较闭塞的状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即便如此,凤岭村仍然与外部世界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风云变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经历了极大的变化。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分化、社会保障等角度介绍凤岭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关键词:

社会变迁社会交往凤岭村刘氏宗族

作者简介:

杨嬛:(1983~),女,湖北省恩施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讲师。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 单姓宗族村庄社会
  • 人口繁衍兴盛
  • 房支分化不均衡
第二节 社会结构
  • 家庭结构多样,边界清晰
  • 长幼秩序与性别秩序严格
  • 婚姻关系与宗族约束
第三节 社会组织
  • “父兄会”的成员
  • “父兄会”的职能
第四节 社会交往
  • 族内交往关系紧密,内容多样
  • 族外交往频率不高,仪式隆重
第五节 社会分化
  • 外出经商风潮下的职业分化
  • 职业分化带来贫富分化
  • 多维因素影响下的阶层分化
第六节 社会矛盾与冲突
  • 家庭矛盾多而不烈
  • 房支之间风水与秩序之争
  • 与外族的土地与地界争夺
第七节 社会保障
  • 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功能
  • 个人性的互助、捐助行为
第八节 凤岭村社会变迁
  • 1980年以前的社会秩序重构
  • 1980年后的国家退出与宗族回归
第九节 凤岭村社会实态
  • 社会结构
  • 社会组织与管理机制
  • 社会交往
  • 社会分化
  • 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