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苗兴壮
机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所
个人简介: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心态理论。

    暂无内容
  • 广州与京沪等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对比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本项调查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5个城市共计获得有效问卷6083份,各城市在样本构成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广州市具有优势的方面包括:收入方面的获得感、生活质量方面的获得感以及食品安全感。广州市居于中等的方面包括:医疗方面的获得感、个人隐私安全感、交通安全感及环境安全感。广州存在差距的方面包括:环境质量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人身安全感及财产安全感。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看,居民在某一方面的感受的分数高低与其所在城市实际状况基本相符,大多可以得到官方公布的相关统计指标的验证,这表明一个城市某一方面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会体现在居民的主观感受之中。
    关键词:
  • 2017年广州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广州社会心态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民对广州的认同感较高,总体上幸福感较高。在获得感方面,生活质量的获得感较高。交通状况及环境质量方面的获得感相对较低。在社会情绪方面,对房价上涨、交通堵塞和未来预期的焦虑程度较高,对养老问题、社会治安和子女教育问题的焦虑程度较低。不同群体的焦虑情况存在差异,如26~40岁的被调查者对房价上涨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在安全感方面,人身与财产方面的安全感较高,市民比较担忧隐私安全与食品安全。在社会信任方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信任度较高,对社会成员总体信任度较低;对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信任度较高,但也有较大比例的被调查者信任网络新媒体和自媒体。
    关键词:
  • 2020年广州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08月
    总体上看,2020年广州社会心态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心态影响有限,表现在几个方面:与2018年相比,广州居民的幸福感略有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感全面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食品安全;三个方面的获得感有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获得感提升幅度最大;社会焦虑情绪总体下降,与“社会治安”相关的焦虑情绪降幅最大。疫情对社会心态某些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获得感下降幅度较大,与“物价上涨”等几个方面相关的焦虑情绪有所上升。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在各项安全感中得分最低。社会信任方面,对官方媒体的信任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对熟人间传递的消息信任度降幅最大,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不高。
    关键词:
  • 2021年广州居民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安全意识影响着人们的安全行为,是决定安全问题出现概率的重要因素。安全意识调查的目的是尽量真实地了解人们各方面的安全意识状况。通过对两千余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市民有些方面的安全意识较高,有些方面需要加强;多数人比较注重安全知识和技能,但仍有部分人忽视;安全培训对提高安全意识作用显著;人们的安全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对参与渠道及奖励制度的了解不够;现场安全提醒的作用明显;安全教育及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建议多渠道提供各类安全培训;加大对开车接拨手持电话这一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强化通过网络传播的安全教育及宣传力度;加大对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及渠道的宣传,提高安全参与意识;有关场所增加工作人员的现场安全提醒。
    关键词:
  • 2022年广州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08月
    准确地把握社会心态可为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及工作重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本调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236份,调查完成时间为2022年6月。调查结果表明,广州社会心态总体上呈现积极乐观态势。安全感继续全面提升,短板有所补齐;获得感部分方面提升,部分方面略有下降;居民整体幸福感变化不大;焦虑程度整体上有所下降,养老方面的焦虑程度呈持续上升趋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