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陈斌、张定贵、吕燕平等
机构:
个人简介:
课题研究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安顺学院。
课题负责人:张定贵,安顺学院副教授,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秘书长。
课题组成员:
孙兆霞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教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吕燕平,安顺学院副教授,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秘书长;
吴羽,安顺学院教授,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会长;
陈斌,安顺学院讲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2016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陈发政,安顺学院讲师,贵州大学2016级民族生态学博士研究生;
彭建斌,安顺学院讲师;
方莹,安顺学院讲师;
田野调查:
孙兆霞、曹端波、张定贵、吕燕平、吴羽、陈斌、卯丹、陈发政、方莹、彭建斌、翟静、龙秋香、陈毅、刘俊、王灿、蒋友琪、安林江。
地图制作:吕燕平、郑杰、龙秋香。
图片:李立洪。
全书文字修订:吴羽。
访谈及座谈会录音录入整理:
翟静,贵州民族大学2014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龙秋香,贵州大学2016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陈毅,安顺学院2012级地理学专业本科生;
刘俊,贵州师范大学2017级人文地理研究生;
王灿,安顺学院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蒋友琪,安顺学院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安林江,安顺学院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 屯堡村社教育
    陈斌、张定贵、吕燕平等 合著 出版时间: 2019年10月
    本书将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号营村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视野为依托,对其由生计教育、礼制教育、习俗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性考察,论述了这一教育体系得以建构并延续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提出了“文化襁褓”和“村社教育”概念,试图发现屯堡村落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在城乡互动中实现转型发展与振兴的内生性资源。并从横向角度与泥河沟村的乡村复育、田字格的乡土人本教育、岩寨村的民族社会教育进行开放性对话,从而赋予村落研究普泛性的理论禀赋和实践价值。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