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齐腾飞
机构:深圳大学
个人简介: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东非土地问题(深圳,518000)。

    暂无内容
  • 灵岩山寺佛教安养院寺院养老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本文介绍寺院养老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寺院,更在于其超越本土文化的适应性。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有尊严地老去仿佛已成为世俗社会的奢求。而寺院养老为我们反思世俗社会的养老方式提供了一个“取法的张本”。安养,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房子让老人度过余生,而是一个具有深层次文化意义的范畴。
    关键词:
  • 家的执着与社会身份的建构——云南麻风患者的主体性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09月
    本文研究了云南五个麻风院内麻风患者的生命历程,从非常态的视角审视家庭制度和实践,通过原有家庭、拟制家庭和组建家庭三个维度,分析他们如何利用家庭文化策略,构筑自身秩序。研究发现,麻风患者从未放弃对“正常人”社会身份的追求。在社会结构创设有限的背景下,麻风患者将嵌入社会结构、建构社会身份纳入家庭策略运用的主体行动当中。在结构与主体的纠葛之中,麻风患者在获取生而为人的尊严的同时,也推动着结构的改变。此外,本文提出,麻风患者的主体行动,也为更广泛人群抵御结构性无助提供了蓝本。
    关键词:
  • 寺院养老与孝道救赎——超越家庭养老的空间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本文借鉴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并基于寺院养老的特点,探究脱离家庭空间的寺院养老如何构筑孝道秩序。佛教安养院能使子女免于孝道非议,这折射出寺院空间内部实现孝道救赎的文化资源。本文发现,佛教安养院通过内部空间安排和制度设计塑造出“修行为主,养老为辅”的养老生态;佛教文化对孝道的解释在于协助老人主动念佛往生;老人于佛教安养院中生活,家庭关系、身心状态均存在改善的趋势。寺院内的物质性配置、孝道文化建构和栖居者日常实践完成了养老空间的知识生产,最终实现了孝道的救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