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童中贤
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湖南汉寿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株潭都市圈发展智库专家等职。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领导科学与艺术、反腐败与公共管理等方面研究;先后出版著作20余部,其中独著4部、合著6部、主编(包括执行主编)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有3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其他政府决策咨询项目近80项,成果多次被国家和湖南省采纳,并有10余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城市社会管理
    罗海藩 主编 ; 韩未名 童中贤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在过去的2011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了50%,达到51.27%。这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城市社会时代。为此,湖南城市蓝皮书编委会组织编写了这本以城市社会管理为主题,以总报告、主体篇、专题篇、案例篇、借鉴篇五大部分为框架,由19个研究报告组成的著作。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以及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城市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考验和挑战。深入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新的城市文明形成的重要保障。总报告包括2篇研究报告,分别对湖南城市社会管理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管理进行了研究。 城市社会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等,围绕这些主体,本书分别对城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组织与城市社会管理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管理创新、社区与城市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构成了本书的主体篇。 城市是个大熔炉,社会问题众多,社会矛盾复杂,城市社会管理更是线长面广,本书选择了城市公共服务管理创新、湖南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湖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湖南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湖南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等5个专题进行了重点剖析。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书选择不同城市类型和城市发展重点,着重对政府购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长沙市岳麓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张家界旅游城市科学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吉首市实施城市品牌战略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借鉴篇部分,总结了米兰和新加坡的交通管理、意大利的建筑节能、韩国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等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对我们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区域城市群整合
    韩未名 童中贤 主编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城市群的发展十分关注,把城市群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上,并特别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西部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开发区域,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这为我们构建区域性城市群,推进区域城市群整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以下的地级城市一般实力都不强,县(市)的发展质量就更差强人意,这部分城市和县城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构建以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城市群,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如本书中提出的常德城镇群、吉首城镇群、郴州城镇群等,这类城镇群一般是以地区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半小时通勤距离半径内的周边县城和中心镇的空间区域。此类城镇群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发展成熟的不多。随着国内巨型城市与特大城市的扩张空间受承载空间挤压效应的影响,未来地级城市主导的组团式城市群将会快速发展,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生积极的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整合发展,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本书在对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对组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总体思路、功能定位、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和对策措施。本书对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给予了重点关注。该城市群在湖南又称“3+5”城市群,是以长沙、株洲、湘潭复合城市为核心,以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涵盖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5个省辖市在内的城市聚集区。在分析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并与国内城市群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提升的策略。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城市群、湘南城市群、湘西城市带,以及衡阳城镇群、岳阳城镇群、常德城镇群、郴州城镇群、邵阳城镇群、吉首城镇群等这类由省域中心城市为中心组构的区域性城市群,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劲主力。本书对其发展的条件、模式、路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人们认识省域城市群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进新兴城市群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区域性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实践思路。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