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玲杰
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多次参与省委、省政府重要政策、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发表多篇政策建议、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其中多项成果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创 ; 王玲杰 李同新 副主编 ; 王承哲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
    “黄河流域蓝皮书”是我国黄河流域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反映黄河流域改革发展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研究黄河流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科研成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编,包括总报告、综合篇、流域篇、生态保护篇、经济篇、文化篇、案例篇和附录8个部分。总报告认为,2022年以来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沙调控、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污染治理、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民生福祉、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因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黄河治理难度加大、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作用凸显、“双碳”目标与能源粮食安全保障任务使命艰巨等现实挑战,黄河流域九省区需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绿色发展能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提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加快黄河文化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综合篇聚焦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及实现路径、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两大问题深入研究。流域篇重点总结2022~2023年黄河流域九省区各自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重要举措和显著成效。报告指出,一年来,黄河流域九省区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作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着力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生态保护篇围绕宁夏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河南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展开分析。宁夏提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通过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率先区建设、加强生态法治建设等路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内蒙古提出从构建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加强林草队伍建设、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山西提出完善生态治理制度体系、设立生态治理保障基金、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等逐步恢复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河南不断探索司法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人心。经济篇重点研究四川黄河流域传统产业转型与农牧民生计转型联动、数字经济驱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沿黄乡村全面振兴的态势与对策等问题。四川黄河流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传统产业转型和农牧民生计转型过程统一,互为耦合、协同发力。“十三五”时期甘肃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转型,加速构筑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数字经济规模和效益均稳步提升。近年来河南在推进沿黄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需要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优化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四治”融合,锻造乡村人才队伍,助力沿黄乡村全面振兴行稳致远。文化篇探讨宁夏黄河文化地域特色、中国当代黄河文学、山西黄河渡口文化保护、黄河流域九省区区域文化发展比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等内容。报告指出,黄河文化是现今世界古文明中唯一延续的文化体系,要加强黄河文学研究,实施黄河文艺重点选题创作,着力打造黄河文学地理景观IP与精神标识IP。案例篇选择黄河流域九省区具有代表性的市(县)域,通过总结在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探索,为黄河流域各省区加快文体旅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 郑州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研究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在对郑州市人口迁移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回顾,并对近年来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城镇化水平、城市公共服务等的发展演变进行动态分析,进而提出郑州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速就业融合、推动福利融合、实施梯次迁移、关注弱势群体、加强组织保障、加强信息保障等着手提出郑州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措施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