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段庆林
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空间规划评议委员会专家委员,第十届自治区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西北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宁夏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等。主持执笔完成各类课题数十项,完成科研成果100多万字。出版有《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研究》《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等专著,主编我国首部《黄河流域蓝皮书》、首部《中阿蓝皮书》、首部《中国枸杞产业蓝皮书》,以及《宁夏经济蓝皮书》《西北蓝皮书》《宁夏智库丛书》等数十部。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战略与管理》《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有1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摘编,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次。对策报告数十次获得自治区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

  •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24)
    马文锋 段庆林 王林伶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是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反映中国西北地区改革发展和年度经济社会形势的综合性研究报告,是研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成果。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为准确把握西北五省区年度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形势特点,全面反映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面临的新机遇,出现的新难题,科学判断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新态势,本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西北五省区的实践、历程、形势及对策,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西北地区的战略选择,西北地区十年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及其主要问题,中国西北地区市县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总报告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西北地区的战略选择、西北地区现代化发展阶段、西北地区经济结构特征、2023年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作了深入分析。利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详细分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其国内省(区)外的流入流出和进出口情况,以及如何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格局问题。及时关注了西北五省区党委、政府最新发展战略,陕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西北地区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发展热潮、黄河黑山峡开发、中吉乌铁路建设等事关西北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并就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从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生态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西北五省区2023年发展的基本情况,认为西北五省区经济呈现总体平稳、质效提升的态势,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法治建设特色彰显、成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对2024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后,提出相关对策:在经济方面,西北地区要培育发展政策环境新优势,构建城市群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动力更强、效益更好、质量更高,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社会方面,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养老托育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在文化方面,要进一步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梳理区域文化资源、深耕文化消费市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旅产品提档升级;在法治方面,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完善西北地区地方立法体系、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在生态方面,要树立生态共同体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完善天然草地利用和保护机制、转变社区居民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本书紧跟新时代西北五省区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实践历程、发展形势及战略选择进行研究,分别就未来陕西高标准建设秦创原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甘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宁夏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体系,青海建设“四地”产业,新疆依托“一带一路”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等提出对策建议。同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北五省区间市域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部分后发省区增速增长较快、社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现代化指数整体提升,针对创新发展动能较弱、区域内发展分化明显、可持续发展挑战难度高等问题,报告提出以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建议。本书聚焦当前西北地区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对西北地区扩大内需、西北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西北地区人口发展、西北地区打造红色旅游走廊、西北地区高铁线路优化等战略性问题展开了研究。本书就区域特色及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分别对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指标体系、甘肃工业高质量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路径、西北地区藏医药产业发展及其态势、新疆对外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研究,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 宁夏生态移民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生态移民已经摆脱了吊庄移民主要从事农业建设的阶段。吊庄移民从山区迁出地到川区迁入地,主要追求的是适合农业生产的灌溉等条件; 而生态移民除了有利于迁出地生态恢复之外,农业条件的重要性在逐步降低,更多的是通过移民新村建设,使贫困地区农民尽快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从而提高新农村建设效率。移民社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及其非正式约束影响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本文主要是以宁夏为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差异问题,特别是对回族与汉族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差异的比较研究,利用费景汉—兰尼斯收入差别分解公式对回族、汉族农民收入差异来源进行了行业分解,将宁夏农民按山区回族、山区汉族、川区回族、川区汉族分成四种类型,根据其家户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认为地势而非民族因素是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非正式约束对农民家庭经济及其行为差异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 “一带一路”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研究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说到底是一种陆权战略,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欧亚大陆内陆地区,都面临如何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问题。宁夏是全国唯一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如何协调好内陆开放与向西开放的关系,从内陆视角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
  • 以内陆开放视角看“一带一路”建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有其特定的理论支撑和思考,从内陆开放视角看“一带一路” 建设有不同的切入点,可获得更为理性的思想空间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 中阿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宁夏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两届中阿博览会,初步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对加强中阿经贸合作和扩大宁夏知名度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宁夏区情特别是区位劣势等制约,宁夏在中阿贸易投资合作中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探求宁夏在中阿合作中机遇与挑并存,破解宁夏密度、距离、分割等劣势对其参与中阿丝绸之路建设的制约。
    关键词:
  • 中国西北地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分析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为了更好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如下举措: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风破解西北地区工业化难题、加大对各地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整合、把西宁—兰州—银川经济区建成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前沿、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我国西北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西北地区的战略选择——中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本报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及其成就,利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对西北地区各省区产业结构及其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2023年度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本报告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深化生产要素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道路;加快中吉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积极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黑山峡工程,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优化西北地区人口发展战略,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