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志萌
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个人简介: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生态经济与农业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暂无内容
  • 老区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与建议——以赣南苏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扶贫开发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与支撑。产业扶贫是通过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形成产业链来推动区域扶贫的新模式,即围绕某种资源、产品或服务,通过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的改善、生产链条的延伸,使贫困群体逐渐摆脱贫困,产业扶贫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赣南苏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占江西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江西把这一区域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多措并举打好扶贫攻坚战。通过产业扶贫,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路径意义重大,即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扶贫体系,实行因地因人差异化产业扶贫模式,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化程度,使产业发展不仅带动贫困人群脱贫,而且使他们共享小康社会成果。
    关键词:
  • 2015~2016年江西设区市创新能力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关键词:
  • 江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延续与提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江西探索了多种有特色的建设模式。文章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围绕产业提升、环境提升、服务提升、文化提升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推动“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 “十三五”江西加快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江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实现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的立足点与发力点。文章提出前置生态文明规划、完善制度关联性、补齐制度缺陷、集成制度合力、强化监督管理五个重点,从健全生态制度、创新生态科技、壮大生态产业、完善绿色财政、弘扬绿色文化等五个方面着力,加快制度体系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
    关键词:
  • “十三五”~“十四五”江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
    在分析“十三五”江西农业农村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十四五”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需科学把握新形势,重点关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的“弱项”、乡村宜居宜业的“不足”、农民富裕富足的“难点”、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堵点”四大问题,着力从以“优种、优地”保障粮食和农产品安全、以“三链”融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均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改革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和集聚、以“有效衔接”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实施五个方面突破,努力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 江西在全面绿色转型上奋勇争先的对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围绕生态领域治理效能提升、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本文从提升生态环境法治化治理效能、抢占碳中和技术及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碳均效益”改革探索、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等方面提出建议,促进江西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上奋勇争先,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努力建设全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示范区。
    关键词:
  • 藏绿生金 点绿成金——基于江西林下经济发展调研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江西省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经济快速发展,为优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探索了有效路径。“十四五”期间,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在全国前列,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林下经济当有更大作为。未来,应进一步促改革、优生态、强产业、重营销、优环境,不断推进林权制度创新、拓展森林生态功能、打造林下经济综合体、唱响林下产品赣鄱品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实现全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上岸·转产·致富——鄱阳湖流域禁捕退捕跟踪调研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2020年以来,江西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政策体系不断织密织牢,渔民转产就业创业日益拓宽拓展,江豚等珍稀物种频现频见,呈现“人鱼和谐”喜人景象。为深入推进江西长江“十年禁渔”,课题组赴鄱阳湖流域重点县(区)开展跟踪调研,围绕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存在不稳定性、潜在后期影响需要跟踪关注等现实问题,从严控严管确保“管得住”、推进渔民安澜安居“稳得住”、促进产业振兴渔民“能致富”、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可持续”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