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晟之
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个人简介:

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中心秘书长,四川省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特邀成员,社区保护地中国专家组召集人。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与碳汇经济。著有《社区保护地建设与外来干预》《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走廊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作品,并连续9年担任《四川蓝皮书:四川生态建设报告》主编,多项政策建议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 四川省生态建设基本态势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四川是全国生态大省,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区。本报告力图从几个方面呈现过去两年四川生态环境的状态、面临的压力、政府与民间开展生态建设的各种努力。虽然没有直接做简单的结论性判断,但通过梳理散落于不同部门或机构的海量信息,本报告较为系统地对生态建设多个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四川生态建设中的三个问题,即意识缺乏、体制机制相对落后和社会公众参与不足,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 四川社区保护地建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社区保护地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共同组成了四川的保护地系统,奠定了四川生物多样性大省的地位。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社区保护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4年,四川社区保护地建设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和各部门的关注,为未来大面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 四川平武县熊猫蜂蜜项目案例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熊猫蜂蜜项目位于岷山和秦岭之间的大熊猫栖息地,该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区域之一。项目范围涵盖了大熊猫保护区、保护区周边社区以及大熊猫重要生态走廊带。目标是将市场运作模式作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激励当地社区更有动力地主动守护自己以及大家的家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区保护和发展双赢,同时向公众传播生态价值。平武县关坝村是熊猫蜂蜜项目的第一个试点,文章介绍了四川平武县熊猫蜂蜜项目案例。
    关键词:
  • 1985~2001年草海保护区簸箕湾水禽繁殖区社区保护项目回顾与反思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草海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簸箕湾水禽繁殖区是中国第一个在草海保护区由村民自发组建的野生动物保护地。本文详细介绍了参与式在簸箕湾村的实践——渐进项目和村寨发展基金项目,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簸箕湾的村民又实施了水禽繁殖区保护项目,主要目标是实现长期的生态旅游。水禽繁殖区的组建,充分表明当地村民对保护环境的需要能够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对贫困地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簸箕湾水禽繁殖区社区保护项目的系统回顾与反思,总结出了可供其他公益保护地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