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邢宇宙
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社会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院副教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研究领域: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暂无内容
  • 2016~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组织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路径探讨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围绕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需要进一步实现社会组织在数量、类型和结构上的平衡和优化,重点发展社会服务类、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等,也应通过健全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完善支持和培育政策,以及推进社会组织依法自治,为社会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副中心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 2020年度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分析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社会组织获得了较快发展,不仅社会组织规模有所扩大,制度环境也得到优化,尤其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逐步构建起契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社会组织一方面面临着项目运行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在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垃圾分类和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这为“十四五”时期北京社会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体制,推动北京社会组织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 使命驱动型社会组织的嵌入式发展——以F环保社会组织为案例的探讨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面对变化的环境,社会组织要不断调适其与外部主体间的关系,但使命仍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中的F环保社会组织,在20余年中经历了从志愿者团体向专业社会组织的转型,在环保公益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发现,F环保社会组织的嵌入式发展策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获得合法性身份和加强策略性互动,构建良好的政社关系;二是通过多元组合策略倒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三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强与公众之间的联系。F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构建良性互动的多方合作关系,也得益于通过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坚守环保公益使命,从而实现了使命驱动下的嵌入式发展,这为从实践层面推动民间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 社会组织参与北京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生活垃圾分类是首都城市高质量发展、精细化治理、国际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关键小事”之一,近年来随着政府和社会广泛宣传和动员,居民在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层面都有了极大提升和改观。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两周年来,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主体之一,是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重要力量。本报告通过若干社会组织参与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案例,基于协同共治视角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支持、培育发展、作用发挥和能力提升等维度,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的对策。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书写——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扶贫与发展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社会组织领导者视角出发加以全面而翔实记述的少之又少。时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撰写并出版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对若干项目故事的描述,展示其20年来参与乡村产业扶贫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方面可以从中管窥社会组织的参与,从传统的“资源输入”补缺式扶贫到“产业发展”驱动式振兴的转变,以及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这种基于行动者视角的反思和书写,可以视为公益行业自身开展研究和知识生产的重要形式。这两者对于思考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及开展自身能力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 北京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经验与对策探讨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在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下,北京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可持续环境建设不断发展,并在参与社区治理、链接社会资源、赋能社会组织成长和推动社会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告基于万科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推出的绿缘计划资助项目及其实践,在社会组织赋能资助和支持性社会组织发展视角下,剖析该项目的运行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楼门文化、家园意识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研究:以北京市C社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城市社区作为国家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社区中各治理主体实现社会管理有序、满足服务需求、推动居民自治等多重目标,是以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C社区通过楼门文化打造“空中四合院”为案例,在实践中通过楼门自治、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社区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居民参与、重塑邻里关系、增进家园意识,探索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最后,结合当前正在推动的社工站建设,探讨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治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