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屈佳
机构: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犯罪学、青少年社会工作、未成年人越轨与被害、司法社会工作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社会工作协会理事。出版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在《北京社会科学》、Crime & Delinquency、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等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

  • 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报告(2023)
    杨焱 曹务坤 主编 ; 尹科峰 屈佳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报告(2023)》整体上由总报告、分报告两大部分组成。总报告全景回顾了2021~2022年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的历程,总结了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取得的成效,在探讨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勾画了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工作的蓝图。分报告共计20篇,从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领域开展实证调研,以法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管理学、犯罪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分析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的基本现状,指明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进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提供指引。2021~2022年,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工作围绕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法治宣传、发挥协同保护优势、强化网络保护、开展“专项工程”等方面着力推进,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以体制机制建设为引领、以社会治理为依托、以大数据为载体、配套未成年人特殊群体政策的“贵州经验”,为今后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体来看,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今后,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应该从树立“123工作理念”、提升网络保护效能、完善“司法保护+”融通联动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营造温馨、安全和谐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工作的新格局,促进贵州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更好地培育贵州省广大少年儿童从童心向党的红领巾成长为建设贵州、振兴中华的主力军。
  • 2013~2019年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多重伤害对比研究——基于贵州1681名初中生的调查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过去一年里遭受一般侵害、忽视与虐待、来自同伴或兄弟姐妹的侵害、目睹暴力等单一类型被害以及多重伤害的情况,本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设计,对贵州省10所中学的1681名农村儿童(包括676名农村留守儿童和1005名农村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过去一年里遭受了更多的一般侵害、来自同伴或兄弟姐妹的侵害、目睹暴力。此外,农村留守儿童过去一年里多重伤害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但是两组人群在遭受忽视与虐待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农村儿童多重伤害问题较为严重,其中的留守儿童遭受多重伤害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应当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多重伤害的发生,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多重伤害及影响因素研究——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
    出版时间: 2022年03月
    采用《青少年伤害问卷》,对贵州省676名农村留守儿童和1005名农村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过去1年里农村儿童多重伤害(经历5种及以上类型伤害)的发生率为49.90%,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率(56.50%)显著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45.60%);身体健康状况、越轨行为、家庭经济状况、监护人身体健康状况、监护人监控水平是农村儿童多重伤害的显著影响因素,与预期相反,在控制了个体和家庭特征之后,留守状态对儿童多重伤害的影响并不显著;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多重伤害的因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未来需要构建一套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综合性特征的预防体系,链接多方资源,降低多重伤害的发生率,减轻多重伤害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